神经系统的演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5:12:49
动物的神经系统从分散到集中,对动物适应外界环境有什么益处??
好长啊,能不能简略一点啊!!

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发生反应是动物特性之一,神经系统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没有特殊分化的神经组织,只是依靠原生质传导刺激的单细胞动物,到初现神经组织的腔肠动物的网状神经系统,再由分散的网状神经系统阶段进化为扁虫的梯形、环节动物的链状神经系统,进而到脊索动物出现中空的管状神经系统,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历程。由于感受器集中在头部,神经管的前端终于发展成脑。
神经系统的中枢和周围部分都来源于胚胎背面外胚层的神经板(neural plate),它最初见于人胚第三周长约 1.5mm时。由于神经板周边部分生长较快,向背面隆起,隆起之间形成的纵沟称神经沟(neural groove)。在胚胎第四周长约2.5mm时,随着神经沟的不断加深,两侧的神经板也向背侧正中线包卷、融合,并脱离覆盖它的外胚层,这样就形成了神经管(neural tube),中空的管道称中央管。管在头、尾两端遗留的孔,分别在胚胎第四周初及第四周之末闭合(图10—3)。当胚胎在第四周时,神经管的前端发育成三个膨大的脑泡,依次称为前脑(prosencephalon)、中脑(mesencephalon)和菱脑(rhombencephalon)。在第四周或胚胎长约3.2mm时,可见两个向腹侧方向的弯曲,在中脑与菱脑之间的弯曲称头曲,菱脑与脊髓之间的弯曲称颈曲(图10—4A)。在胚胎第六周之初或长约9mm时又出现第三个凹向背侧的弯曲,称桥曲,这样就把菱脑分为后脑(metencephalon)和末脑(myelencephalon)(图10—4B)。在长约5mm的人胚,前脑与中脑开始能明确分开,同时,脑前壁在视泡前方和上方向背侧膨隆而成大脑半球初形。此时原始前脑出现两个界限不清的地区:前部是半球隆凸,不久增大为端脑(telencephalon),后部为间脑(diencephalon)。中脑则无明显变化。
原始后脑顶壁极薄,其下面的管腔底面为一菱形凹陷,即菱形窝。在此窝最宽部分以上的顶板缩窄,旁壁加厚,将来形成脑桥和小脑,以下其余部分为延髓。
上述演化结果,使脑有了五个明确的部分,即端脑、间脑、中脑、后脑和末脑。人脑的各个部分都是从这些后起的脑泡演变而来的,但在发育过程中,端脑极度扩大,覆盖住其余的脑部。

感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