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钱钟书的《围城》的一篇600字的读后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1:30:41
不要多啦,600字左右,不要太多的,也不要太少的,有感情,切合实际

《围城》是我为数不多的完整读过数遍的长篇。在高考结束后,曾一口气连读了两遍,此前我从未曾想过会重读一个长篇。

这不愧是一部有趣的小说,至少在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是这么想的,并且对于其中很多精辟的譬喻印象深刻。

对于好的小说,每次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围城》对于我,也不愧是好小说。多年前同学向我介绍它,说的是:“里边的比喻很有趣,值得一读。”于是借来拜读,果然被其中的譬喻吸引。

多年后,再重读时,譬喻依然有趣,不过却对其中所描述生活情节多了兴趣。这许多年的人生历练,已经懂得体味更多的人生滋味,自然对这围城观有了更多的共鸣和理解。

《围城》中处处围城:故事开始的时候,苏小姐喜欢着方先生,但方先生却巴不得走出来;但赵先生却苦恼着走不进苏小姐的围城。方先生在上海做事的时候,就盼着离开;但到了内地,却不久又重回了上海。似乎是在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吗?正如书中所说:“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生活确实如此啊,职场亦复如此。

生活终于让方先生和孙小姐走到了一起,不过开始的甜蜜很快被后来的磕磕碰碰的生活所替代。以前曾天真地想,两人吵架肯定有人犯错了,如果都不犯错就不会吵架。然而我看方先生和孙小姐的吵架,却找不出吵架的原因--但更难找到能不吵架的原因。无论方先生还是孙小姐,都希望生活能好好的过,方先生甚至想好了“以后要好好对她”,不料最后又是大吵一场。

所以,现在我看到生活的吵架,是不会奇怪了,或许生活本身就离不开吵架,就像离不开盐一样。吵架过后,通常就是冷战了。吵架的时间有不可预知性,吵架持续时间却有明显的越变越长趋势,方先生和孙小姐的冷战时间不是由半天、一天、到两天了吗?所以不要试图控制吵架开始时间,但要努力控制吵架结束时间。

对于好的小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先后读《围城》数遍,从未读出孙小姐的计谋,但听某Y讲起,却又觉得言之成理。据说孙小姐在船上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把方弄到手。之后通过谣言、父亲来信等等步骤,终于和方走到一起。书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有交待孙小姐的父亲并不关心她,所以突然冒出个来信,是很可疑的。我不知道方先生是否也看出了孙小姐的预谋,但是即使看出了,又能如何呢?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