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的墓是那些人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0:22:22

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区南面,占地约15万平方米。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时,它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被誉为"三国圣地"。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武侯祠博物馆现分文物区(三国历史遗迹区)、园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和锦里(锦里民俗区)三大部分。
  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武侯祠三部分组成,祠庙现存主体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以及近年迁建的三义庙和新建的结义楼,共七重。
  锦里古街和园林区分别在古建筑群的东侧和西侧。

  初游武侯祠,您也许会问:大门上明明悬挂着"汉昭烈庙"(即纪念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的庙宇)的匾,可大家却叫它“武侯祠”(即纪念诸葛亮的祠堂)呢?原来,依照汉制,有陵必有庙,建陵同时在陵旁建庙,刘备死后谥(shi)号"昭烈",其庙称"汉昭烈庙"。此庙始建于公元223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诸葛亮,又在庙旁修建了武侯祠。明初,武侯祠并入昭烈庙;清初重建为君臣合庙。不过世人对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十分崇敬,总还是习惯把这里叫做"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里的墓即刘备墓——惠陵:
  公元223年,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四月病逝于永安宫;五月,诸葛亮扶灵柩回成都,八月下葬,史称“惠陵”,惠陵距今1780多年,史书未有被盗的记载。惠陵陵寝建筑由照壁、山门、神道、寝殿、陵墓等组成。惠陵封土高12米,周长180米,为圆形。墓冢四周,围墙环绕,现存砖墙为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所修,上有"汉昭烈皇帝之陵"几个大字。据史书记载,陵中还葬有刘备先后死去的甘夫人、吴夫人两位皇后,是一座合葬墓。甘皇后,后主刘禅之母--甘夫人,先死,葬于南郡,追谥为皇思夫人,刘备称帝后,下诏将其迁葬于蜀。在迁葬途中,刘备病殂。诸葛亮为此奏请刘禅,认为应将甘夫人与刘备合葬惠陵,刘禅准奏,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