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看待张爱玲与胡兰成之间的感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1:59:37
张爱玲知道胡兰成心里不再是她一个人以后很冷漠、平静的处理了之间的关系,并且一直这样坚持以后的感情状况。胡兰成是千方百计想博得张的回头,可是张爱玲仍坚持信不回,不再见面。

她曾经说看见胡兰成自己低到了尘埃里。可自那以后张对他已是本身的高傲和自我,不再低了自己。

她为什么要这样?难道真的可以说收就收,亦或是不爱就可以真的把一切放下?在胡那样以后就真的不能包容吗?真的不能用爱去将一切包容吗?

最后,张还是抬高了女人(她)的本色,不再为他。没有去包容。爱不是应该不问值不值得吗?

她到底是如何去想的?如何看待他们之间的感情?

毋庸置疑,张是爱胡的,但至于胡爱不爱张,似乎是一个疑问。胡是一个自私的,不会记得别人对自己的恩情的人,他一生拈花惹草,与女人纠缠不清。个人浅见,胡对张,并非真爱,而是一种敬重,他对张的才华感到吃惊,纯是敬重,仅此而已。而张对胡,却是一张难以回头的刻骨铭心的爱,这种爱,充斥她一生,又折磨他一生,甚至她以后跟癞雅,那是生计所迫,而非真爱。张性情孤僻,她的世界,除了胡外,就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因此,当时没有人能知道,张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二人到了晚年,张在美国,胡在日本。已是垂暮之年的胡觉得此生最对不起的就是张,因此祈求张的原谅,但她上伤张太深胡兰成移居日本,与上海大流氓吴四宝的遗孀佘爱珍同居。而张爱玲也已离开大陆到了香港。胡兰成得到消息,曾托人去访她,但未遇着,那人便留下了胡兰成在日本的地址。半年后,胡兰成收到了一张明信片,没有抬头,没有署名,只有熟悉的字迹:手边若有《战难和亦不易》、《文明与传统》等书(《山河岁月》除外),能否暂借数月作参考?
  后面是张爱玲在美国的地址。胡兰成大喜,以为旧情可复,又以为张爱玲还很欣赏自己,便马上按地址回了信,并附上新书与照片。等到《今生今世》的上卷出版之时,他又寄书过去,作长信,为缠绵之语。张爱玲一概不回,末了才寄来一张短笺:
  兰成:
  你的信和书都收到了,非常感谢。我不想写信,请你原谅。我因为实在无法找到你的旧著作参考,所以冒失地向你借,如果使你误会,我是真的觉得抱歉。《今生今世》下卷出版的时候,你若是不感到不快,请寄一本给我。我在这里预先道谢,不另写信了。
  爱玲
  由此可见,张是爱胡的,直到晚年,但是胡伤他太深了,这段爱已经无法挽回,张不会再给胡机会的。
  有的东西,一但错过,就无法回头,即使彼此还有爱。
  手都酸了,个人浅见,若有粗糙之处,还请见谅

那样一个旷世奇女子的想法我们也只能猜想了
首先,张没有问爱得值得不值得,若是问了,恐怕她自己都要冤死了,她那么不顾一切,倾其所有,换来的是什么
爱玲也是人,而且是个女人,我们还能要她怎样?她爱到筋疲力尽,爱到不能再爱了才罢了手。要她再次接受么?再次承受那痛彻心扉的伤害?我不忍心,恐怕任谁也不忍心。如果她真的接受了,我们倒要鄙薄她了,毕竟她是那样不俗,那样的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