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 胡椒面 的意义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6:24:20
如题。
哪个情节能看出陈 大方?我只看到他跟朱抢胡椒面。

陈表现的“体力工作者”(那个时候好像还没有“民工”这个称呼,另外,陈扮演的也不是民工,一嘴的京片子。)是有两重性的,在一开始买馄饨时,朱表演的知识分子计算的很清楚,差几分钱都让服务员找给他,相反陈一上来对服务员说:来一斤馄饨!算账时差几分钱,算了,算了!这是他大度的一面。
朱扮演的知识分子比较小气,陈以为桌上的胡椒面是饭馆的,随手放了一点,其实不是很大的事,朱便把瓶子拿到自己旁边,这引起了陈的不满,才发生后面的矛盾,这是陈表现出的脑子简单,不懂分析问题的另一面。
所以两个人的性格都很鲜明:陈大大咧咧,考虑问题不周全,性格比较火爆,沾火就着,遇事总想使用暴力;朱遇事放不开,过于小气。这是这个小品想要表现的矛盾所在,也正是笑料所在。
如果陈遇事多思考,看看这个瓶子到底是谁的,而朱心胸豁达一点,一点胡椒面用就用了吧,都让陈用了才有多少钱?这恐怕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

小品《胡椒面》赏析

小品原来是演艺界考试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课目,一般由录取单位老师现场出题,应试者当场表演。

自从1984年央视春晚第一次出现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吃面条》之后,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文艺形式,一夜间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大餐。

小品《胡椒面》,从艺术源流上说,接近于哑剧,突出了表演功力,以动作为中心性的艺术元素。整个节目仅几句台词,其余全是肢体语言。但就这肢体语言却展开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揭示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从朱时茂先生小心细致地擦餐具,不仅可以看到一个知识分子的爱清洁,还可以看到他的儒雅;剧中间,他的一再隐忍,可见他的修养;而从他下场前那一甩头,则看到他受到不公正之后所要保持的尊严。陈佩斯先生,一上场的大大咧咧和下场时藏起一个碗,可看到这个人不仅粗野,而且文化不高,素质较差,但是他不失善良和公正,比如,他认认真真要把胡椒面瓶放到二人中间,以及他以为对方要用胡椒就摆手势,似乎说:别客气,尽管用!整个节目用的是“误会法”,是从陈佩斯把胡椒面误解为“公用品”而一步一步推进,有起伏,有跌宕,有高潮,细腻,完整。虽然没有语言,但是在肢体的外部纠葛下,蕴藏着二人内心情感和思想活动的对比和冲突。在突出动作来结构故事、展示人物内心,使人物更鲜明,更接近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