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扫一片,枪怎么不能呢?况且上面还有枪尖呢?威力不是更大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6:32:10

齐眉为棍,这就说明一般的棍比一般的枪要短,所以棍的优势在于棍扫一片,而枪的优势长,在于枪挑一根线,只是说明其优势而已,枪和棍都可以扫和挑,不是说不可以扫。

我对兵器没什么研究,不过枪是武将战争中用的比较多,武将往往拿的都是碗口粗的铁枪,当然扫起来就不方便了,别怀疑,我也怀疑过,教练说那武将体型大手也大,而且握手处又比较细,估计那碗也是小碗拿来比,反正很重就是
棍么,貌似木棍比较多,相对就比较灵活,楼上说的枪尖容易打弯脱落估计也有一定的关系,枪术里好像扫的动作也有,但比较少些,棍不也有刺的么

我的理解是:枪跟矛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战争武器,而在古代,把铁器跟木器契合在一起的技术并不是那么好,只是通过在矛或枪头上跟矛身(枪身)结合部开孔,然后用藤扎好,如果像棍打横的话,会导致枪头歪掉甚至脱落,所以在古代,枪的主要作用就是刺了

枪是兵中之贼,扫起来就显示不了它的优势了。

你说对了 枪头 枪是用刺和挑的

枪矛,中国古代兵器之一,武术长器械。属于一种长柄的刺击兵器。由古代兵器矛演变而来。枪的长度约相当于人体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枪杆的粗细,根据使用者性别、年龄而异。枪缨的长度不短于20厘米。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这是枪术的基本动作。扎枪要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力达枪尖,做到枪扎一线,出枪似潜龙出水,入(缩、收)枪如猛虎入洞。扎枪又有上平、中平、下平之分,以中平为要法,故有「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挡」的说法。单扎、对扎的训练是基本功,也具有健身与表演的效果。拦、拿枪法,是挡拨防御之法,动作绕圈不宜大,防对方兵乘虚而入。此外,还有崩、点、穿、劈、圈、挑、拨等,都是枪术常用方法,要求缠绕圆转,劲力适当,方法正确。练枪时,身法要求灵活多变,活动范围大,步法要轻灵、快速、稳健,故有「开步如风,偷步如钉」之说。腰腿、臂腕之力与枪要合为一体,并要劲透枪尖。枪术在十八般武艺中比较难学,不易掌握,俗说:「年拳,月棒,久练枪」。枪的套路内容也十分丰富,如杨家枪、犁花枪、六合枪、四平枪、锁口枪、五虎断门枪等等。
长枪之物,由来最古,车战时代,将士利用长兵,弓矢之外,惟以矛为最适宜,故矛有丈八之称,枪之来,实始于此;惜当时虽为战斗之具,惟无一定使用之法;两阵相对,不过借此兵器,遥相击刺而已。相传枪实传自苗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