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代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5:09:13
我想知道,丰臣秀吉麾下的石田三成和加藤清正有什么矛盾?换句话说,分别以二者为首的文治派和武功派的分期在哪里?若满意,有加分。
“分期”应为“分歧”,字打错了。

当年日本侵略朝鲜之后

石田三成与加藤清正、小早川秀秋的矛盾应该也是在侵朝战争中激化的。负责统计众人在朝鲜战功的是石田三成。三成把小西行长的军功据实以报,却减低加藤清正等人的战功。因为三成认为加藤清正等人在朝鲜战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残暴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朝鲜军民更强烈的反抗。而且三成一心想着在占领朝鲜后,能够取代腐朽无能的李朝实行心目中的善政,加藤清正等人的行为无疑是残暴无道的,与三成理解的侵朝目标大相径庭。至于小早川秀秋,身为总大将却披甲上阵追杀已经溃逃的明军士兵,行为不当也被三成参了一本。结果秀吉将其召回国进行训斥,并且减少了他的领地。三成的作为应该是据实以报,但也因此加深了与“武断派”的矛盾。

这还得从丰臣秀吉说起,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没有就任将军的职位,而是继任了公卿中的关白一职。用中国话就是他放弃了武将的身份成为了一名文臣。
日本和中国不同,中国有重文轻武的传统,但日本却是长期的重武轻文,所以丰臣秀吉能够统一日本并执掌统治权完全是靠了自己的个人能力以及手下武将的支持。然而他本人却希望能够构建一个文臣统领的时代,借以结束武将的纷争,所以他设立了“三中老”和“五奉行”的文臣体系来制约“五大老”的武将体系。

在秀吉在世的时候,丰臣家族内部就出现了以石田三成、小西行长为首的文臣派和以加藤清正等人为首的武将派,前者认为国家统治是靠了他们,然而后者却认为丰臣家族的辉煌完全是他们构建的,于是双方矛盾渐渐激化。

所以我认为,石田和加藤二者的矛盾本身是日本转型过程中渐渐成长的文臣势力和固有武将势力之间的矛盾。

石田三成是家老也是秀吉的义子但不是大名,加藤清正虽然地位不高,但是他们是独立大名,从属丰臣家。而且不管他们2派处的再好,迟早也会打的,何况家康也在其中挑拨离间。秀赖太小,他们2派都想控制他,而且淀夫人也很不可一世的,你想想怎么会没有分歧!?

好像是石田三成为人不好,对待这位加藤兄相当傲慢,秀吉死后,这个武夫就想干掉三成,失败后就加入了东军。其实两派的分歧主要是在人上的,石田三成和加藤清正互相憎恨,矛盾也就越来越多,但他们对秀吉都是非常忠诚的。

石田三成认为乱世要靠武将,而现在已经是治世,文官的作用大于武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