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中力学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2:38:39
手和脚的用力方向角度大小对游泳会有很大影响

游泳时,受到的力概括起来有三种:一、浮力;二、阻力;三、推动力。要游好泳,提高速度,无非是巧妙地利用浮力,想法减小阻力,尽量加大推动力。
一、浮力
游泳中的浮力,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中学课本里说的阿基米德浮力,即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按着这个定义,如果一个人的人体比重略大于1,那么他就不可能浮在水面上,当然就不会游泳了。实际上,大多数游泳高手的人体比重都大于1,他们为什么还能漂浮在水面上,随心所欲地畅游呢?因为游泳时,还受到了其他两个浮力。一个是向下击水的动作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给人一个向上的举力。最典型的例子是,人直立在水中,有节奏地用脚踩水、用手压水,身体就会浮在水面上。另一个是,游泳时有一个向前的速度,而游泳者的身体总会有一点斜度,水相对于身体的流动,也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分力。
所以,把游泳时的浮力定义为:向上的托力。包括三种:一、阿基米德静止浮力;二、向下击水时产生的举力;三、水相对于略微下垂的身体流动时产生的托力。
知道了这三种浮力的存在,有利于克服初学游泳者的畏惧心理。要相信:即便处于几米深的水面上,只要用手和脚协调地向下踩水,就不会下沉。因为人体比重都在1左右,稍微给一点向上的力,就不会有溺水的危险。
有的人体比重略小于1,只凭阿基米德浮力就可以静静地躺在水面上。笔者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我可以在水面上一动不动地躺上半个小时。要领是:精神放松,呼吸均匀,十指交叉,托住头部,头要后仰,露出眼鼻口,腰肌绷点劲儿,不要让脚下沉。

二、阻力
在介质中,任何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阻力。科学研究表明,阻力的大小可以用下式表示:
F=KS V2 ⑴
其中,S是物体在运动方向上投影的面积;K是由物体形状和表面粗糙度决定的阻力系数;V是物体相对于介质的运动速度。
用这个公式我们来分析一下游泳时的阻力。
游泳时,身体越是呈水平姿势,投影面积S就越小,阻力也就越小。反之,迎面阻力就越大。哪怕在准备划水动作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地缩小投影面积。比如,蛙泳用手臂划水时,张到二倍肩宽即可,不要把手臂张平;收腿时,不能把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