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叔本华 他的作品的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5:48:12
最近看了叔本华的几句名句 消极之极 虽然有他的道理
但为什么有好多人要读他的书呢?他的书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人读了他的书对生命的存在产生疑惑。他的书读完了有什么正面作用么?
请读过的人帮我解惑 谢谢~~~~
读过的帮我推荐一本代表作啊~~谢谢

接触叔本华是在我高二的时候,可以说他的思想促进了我人生观的形成。其实叔本华不是我接触的第一个哲人,我最早看的是周国平的书籍,后来通过周国平又认识了尼采,继而才是叔本华。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的确有他的悲观之处,他的那句“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曾经让多少人感到无助,迷茫,生活似乎一下子没有了意义、、、我应该也是“受害者”之一吧~~后来上了高三,由于忙于高考,不得已放下了“闲书”,但正是这次一年多的“不联系”让我跳出哲学的圈子,以一种清晰的视角审视它,思考并且定位、、、后来我认识到人生观本来就允许多种观点并存,所以大师们的观点也就没有孰对孰错,所以读的时候要批判的吸收,予以明辨,感觉是消极的可以舍弃。
  其实我读他的书是因为我对哲学的喜爱与渴望吧~~我的猎奇心理也很重,当初明知道读了可能会消极,还是选择了尝试,越是隐晦的,常人不愿意提及的人生悲观问题,我越是想了解~~就像嘴里起了泡,明知道动它会很疼,还是忍不住舔舔、、至于其他人读他的书,我想多数是想丰富视野吧,可能是处于求知欲比较强的青年时期,大人应该很少看这类书籍吧,除非和他职业需求有关,要不就是回顾灵魂 做个圣徒?我想不是吧~~
  他的书有什么道理~~我想你不愿意我列举很多他的观点吧,其实我觉得你问的那几个问题的最终目的就是想知道读他的书到底能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人生导向作用,恩、、我觉得多数东西,包括有形与无形的,他们的意义不在于它们本身是否有意义,而在于你评判事物的价值观是否认为它有意义,生活不是论据,有时候别人读了它认为有意义,也许是因为正好书中的一些论述解决了他思想中存在的矛盾,也许是潜意识中的,他并不知道,所以当有人问及这本书时,他可能会极力推荐,认为它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可你兴致勃勃读时,大概不会很理想,因为你们的矛盾所在不一样,认识能力,精神境界也可能有出路。还是像小马过河一样吧,自己去读读看,是非好坏有无意义自己评定~~~~
  至于代表作嘛,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哲学,我不建议你去看、、其实看看周国平的书不错,他的文字很细腻,读了会很平静的~~
  (以上纯属鄙见、、不好的地方请见谅 嘿嘿)

叔本华认为主体具有感性、自我意识、知性和理性四种认识能力,其作用机制分别是充足理由律的存在理由律、动机理由律、生成理由律和认识理由律四种形态.叔本华的&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