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是古代的什么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1:18:07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始置县邑有淮阴(今楚州区淮城镇)、盱眙(今盱眙县城北)、东阳(今盱眙县马坝)。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淮安人民蜂起响应。著名军事家韩信即于此时仗剑从戎,立下赫赫战功。西汉年间,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涟水县西)、射阳(今楚州区东南)、富陵(今洪泽湖中)等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
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值得一提的是,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
隋唐五代时期
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设置官署,委派大员掌管、督办漕运。唐初,涟水成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为运销淮盐,垂拱年间开运盐河,淮安盐运又兴。楚州(治今楚州区淮城镇)、泗州(治今盱眙县城对岸)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素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曾是潜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淮安,即淮水安澜之意,得名于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据《南齐书·州郡志》记载:
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割直渎、破釜塘以东淮阴镇下流杂一百户置淮安县,
隶属于东平郡。淮安之名始见。?今淮安市域地跨古淮河两岸,夏、商、周时期为“淮夷”
、“徐夷”聚居地。春秋战国时期,市境先后属吴、越、楚国,秦时分属泗水郡和东海郡,
西汉大体属临淮郡,东汉分属下邳国和广陵郡。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南北对峙的前沿,建置
紊乱,隶属多变。隋唐五代北宋时期,大抵淮北属泗州,淮南属楚州,楚、泗二州各据要津
。宋、金对峙时期,淮北隶属多变,而淮南多属楚州。?宋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撤楚州
,升山阳县为淮安军,旋改淮安军为淮安州。元、明、清三朝,先后设淮安路、淮安府。民
国3年撤淮安府,以府名为原山阳县名。旋置道,市境属淮扬道,盱眙仍属安徽。1927年撤
道,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市境大部属淮阴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政区多
变。1948年12月全境解放后,成立淮阴专区,经1955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