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为南北议和?南、北分别指什么地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2:26:07

1441年,宋金订立和议,南宋对金,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南指南宋 北指金

清政府与南京临时政府签订条约,双方结束对峙的事情。
当时清政府控制北方,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南京临时政府控制了南方。

南北议和是指 辛亥革命期间南方的革命党人和北方的袁世凯所进行的和谈。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一方面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镇压,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议和。湖北军政府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竭力主张同袁世凯妥协,革命党人也同意停战议和。南方革命党军的代表伍廷芳和北京政府的代表唐绍仪,在上海租界正式举行和平谈判。
南、北分别指长江以南地区和长江以北地区。

1911年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为诱胁革命军向袁世凯妥协,向湖北军政府多次试探,11月26日由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出面“调停”,向湖北军政府提出议和条件。湖北都督黎元洪等以军事失利,竭力主张妥协。12月初,南北双方达成停战协议,双方代表随即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举行谈判。伍廷芳代表革命军方面提出:清朝皇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唐绍仪代表袁世凯向革命军进行要挟。与此同时,英国、美国、德国、俄国、日本、法国等帝国主义对议和施加压力,声称“中国的战争若持续下去,将有危于外人的利益与安全”,促使双方尽快达成协议。混入革命阵营的旧官僚和立宪派也蝎力把南方引向拥袁的道路。在内外胁迫下,革命势力作出让步,孙中山发表声明,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举袁世凯当大总统。革命势力对袁世凯的妥协退让,终于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南指革命政府,北指袁世凯及清政府。

南指革命党,北指受袁世凯控制的清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