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官方语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33:20
不是普通话,那是什么?

我们比较认同唐朝官方语言通用“古代山西话”的论点,虽然在不知是哪位“没牙(无耻,没有任何论据就下结论,对历史太不负责了)”的所谓“专家学者”的鼓吹下好多人说是闽南语或是客家话。但这显然是一个十分可笑的说法。在一个封建时代的社会体制下,官方语肯定是以最高统治阶级为标准的,也就是当时的皇帝和他的大巨们,请各位枚举当时比较有影响的几个祖籍闽南和客家的大臣试试…… ……
之所以有人说是闽南语,可能是因为苏东坡在福建待了相当一段时间,并留下了大量诗篇;陆游的前岳泰大人在福建做官,陆游也到过福建从军当差而已。要说明的是他们的祖籍和成长求学之地并不在福建,也并不是主动或心向往之地来福建的,而是被贬到那里去,或是无奈地选择到那里去的。
我们想说的是,历代以来就没有什么标准的官方语言,而是多种方言并存的现状,显贵们交流多数使用的应该是现在北方语系的词句格式和调韵。周朝以前应该是河南周边黄河流域为主,而秦汉以后使用的是不太相同与现在的山西方言,但还是以当时的黄河流域的语言为主,后来的各朝还出现过江浙一代的语言、出现过山、陕一带的语言,还有其它的各类语言,到金、辽时期草原民族进军中原,东北、内蒙古一带的方言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
到现在渐渐形成了以北京话为音,北方话为韵的标准普通话……
还有各诸候国使用的都非所谓官方语言,而是属地的方言……
总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强盛大国,人杰地灵、万国来朝,对世界文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各地的民族语言都是中华文明的财富,都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因为这些历史早已无法考迹,现在的说法只能是推论,起说唐或其它朝代的普通话是闽南语或是客家话、广东话的行为就是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中国不欢迎这样的所谓专家学者。
而要具体说一个比较可信的论点,那就是中国古代的官方用语是以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为主的。
对中国文明影响最深远的是孔子的儒家文化,历代官方语文都是以这个为标准的,包括历代的皇帝、王公大臣、文人雅士、名门旺族、千千万万的寒窗学子都要顶礼膜拜,以作为孔子的学生为荣,孔子的生地在山东,还是没有离开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所以我们认为那些所谓专家们的说法无证可拷,无据可推,不仅这些事情无法考证,就算是考证出来也对现在的华夏民族的强盛无任何帮助和益处,动机纯属造谣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