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镍氢(NiMH)充电电池在不用时里面的电力会自动流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2:01:21
为什么镍氢(NiMH)充电电池在不用时里面的电力会自动流失?难道电子产品自己会吸电?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电力流失?

镍氢电池自放电很厉害,普通的能到2%每天,就是说,你充满之后放一个月,用5分钟就报电量低关机了

有卖低自放电的,号称放半年还能剩下70的电。但是我建议,还是多用勤充才是好办法

把电池拿出来不要放在里面啊这样会耗电的

这个是物理特性。
电力消耗的原因就是电阻,我们的任何用电设备都有一定的电阻,大小决定了耗电量。电阻让电力变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不要以为电力在电池里面是静止的,静止了就没有电力了,电池里面电子业在不断运动,问题也在这里。每种电池都因为不同的材料而产生不同的内阻,在电子移动的过程中,部分电力就消耗在了内阻上面。

现在公认内阻较小的是锂电池还有日本人开发的水素电池。

镍氢(NiMH)充电电池就这样,自放电很快。我的三洋电池2500mA,冲完电后一星期就放没电了(是放在塑料盒里)。没法避免,只能在用之前重新充电。

电力自动流失的现象在电池行业叫做自放电现象
镍氢电池比锂离子电池和镍镉电池来说,自放电确实大。但是也要看电池制作时所用的材料。我了解过自放电最厉害的是充电后放一夜,第二天就没有电了。当然这种电池是制造商拼命降低制造成本造成的。一般的正规电池放置1个月后至少还会有80%的电。(这个与放置的环境温度有非常大的关系,温度越低自放电相对越小。我们在测试时的温度是20±5℃。)
再说说自放电的原因。自放电主要是由于电池材料的不稳定造成的。特别是制作过程中没有控制好环境杂质,或者是使用了会造成自放电大的材料(价格超便宜)再或者是工艺水平问题。当电池充满电,电池的正极物质化合价会升高,由于自身特点或者是杂质的影响,发生了歧化反应和一些不应该的化学反应,造成了化合价降低,也就是自放电了。这种现象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降低,通过使用好的材料,严格控制制造过程,优化工艺等。
其实现在市场上有自放电很低的镍氢电池。比如说三洋的ENLOOP,力可兴的E-KEEP,还有GP的力再高等等。前两种电池可以达到充满电放置一年后仍有80%的电力,属于这个领域的顶级水平了。其他电池性能相对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