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人遗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9:13:20
西昌安宁河谷穷人遗址的具体位置
好心人请说一下
谢谢啊

四川“大石墓”遗址被确认为古代“邛人”遗迹
  新华网成都1月8日电(记者苑坚)以重达数吨甚至20多吨的天然巨石作为墓壁和墓顶石,长度大多在10米以上——这种分布在四川安宁河流域的“大石墓”,经过考古专家长达半年的发掘,正式被确认为古代“邛人”遗迹。
  为了配合西(昌)攀(枝花)高速公路工程,从2004年7月至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部门对6座大石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使大石墓考古获得重大进展。通过这次考古发掘,考古专家已对大石墓的年代、结构、建造方法、族属等方面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说:“可以认定大石墓就是《史记》《汉书》等古籍记载的‘邛人’‘邛都夷’的文化遗存。邛人是中国古代西南的主要民族之一,直至今天,我们使用的一些名词还带有邛人的印迹,如‘邛海’‘邛都’(西昌的旧称)‘邛竹’等。”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李昭和说:“可以确定,大石墓的年代上起战国,下至西汉。这种工程非常浩大的大石墓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有所发现,但进行科学规范的发掘尚属首次。全国以石头构筑墓葬从北到南都有,但这种墓葬形制比较独特,是四川安宁河流域独有的墓葬形式。”

  四川省考古二队队长周科华介绍说:“我们分三次发掘了德昌县德州镇阿雍村等处的6座大石墓,除1座已经被破坏外,其余5座都保存完好,它们包括了大石墓的几种基本类型。大石墓的结构,有的是平地起建,有的是在地面上挖浅坑后再砌上巨石。墓室一般宽1米左右,深1.5米至2米。”

  在大石墓的墓底,发现了大量人骨架堆,男女老少都有,骨架数量从几具到100多具不等。随葬物品中,生活用具有深腹瓶、大口尊、平底罐、单耳罐、双耳罐、带流壶等,其中带流壶是较典型的器物。生产工具有陶纺轮、石镞、石凿、铜刀、铜镞等,饰品有铜手镯、铜发饰、铜铃、铁环、玛瑙珠等。

  在西昌坝河堡子大石墓底部,考古专家发现了稻壳痕迹,而在河西大石墓里则发现了稻草痕迹,专家推测邛人是定居的,以农业为主,已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