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蒙古政权 当时叫“元”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0:52:30
为什么 蒙古政权 当时叫 元?
元 是蒙语 还是 汉语?
元 在蒙语里 是什么意思?
知道的 跟我说一下 急用 在线等!~!~

其一,蒙古此次建国号的基本思路,是“以义而制称”,以“美名”来接续历代中原王朝的正统。按以美名为国号,本是东汉《白虎通德论·号》以来所主张的正统思想,所谓“王者受命,必立天下之美号以表功,自克明易姓为子孙制也”,便是这层意思,唐为荡、虞为乐、夏为大、殷为中,也都是《白虎通德论·号》所作出的附会解释。以忽必烈《建国号诏》与《白虎通德论·号》对读,其理论上的承续关系一目了然;然则大元国号的定立,正表明了蒙古大汗政权接受“古制”———汉文化的一个方面,及其通过采用汉式国号、以赢取中原正统的政治与文化企图。

“以义而制称”的大元国号,还有着现实的作用。朱希祖指出:“蒙古崛起沙漠,而其统一中国,乃定国号曰元,消除地方及种族之色彩,使异国异族之人,失其外族并吞之观念,此最为当时之妙用也。”(朱希祖《后金国汗姓氏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上册,1933年版)

其二,忽必烈定国号大元,与他所宠任的刘秉忠、王恽等“耆宿诣庭,奏章申请”分不开。王恽《乌台笔补》“建国号事状”条云:

伏见自古有天下之君,莫不首建国号,以明肇基之始。方今元虽纪而号未立,盖未有举行之者,是大阙然。钦惟圣朝统接三五,以堂堂数万里之区宇,垂六十年大号未建,何以威仰万方,昭示后世?愚以谓国之称宜下公卿大臣及五品以上官集议阙下,则天下幸甚!

按“方今元虽纪而号未立”者,“元虽纪”指1260年三月忽必烈即汗位后,随即于五月建元“中统”(1264年八月又改元“至元”)。虽然在汉族的历史上,建元也是开国的头等大事,但对于蒙古民族而言,更为前所未有的创举。至于“号未立”,盖王恽视“大蒙古国”、“大朝”为非正式国号,恽所希望集议建立者,乃是符合历代中原王朝传统的汉式国号以冀使“圣朝统接”三皇五帝一类的中国“有天下之君”。又“公卿大臣及五品以上官集议”之情形,虽难详考,而据《元史·刘秉忠传》至元“八年,奏建国号曰大元”,则忽必烈最早信用的汉人幕僚刘秉忠,是献议以“大元”为国号的关键人物。

在建国号这件事上,不可不提者还有徒单公履。公履女真族,获嘉人。金末登进士第,仕元至翰林侍讲学士。公履秉性纯孝,博学多闻,善于辩论忽必烈所颁发的《建国号诏》,即出自公履之手。

要之,汉臣王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