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演变过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8:44:38
劳驾,帮忙解析一下。关于单个汉字的演变过程哪里有较全面的解释?
从这个字最早的写法到现在的写法变化的逐步是怎样?(即字的写法的演变)

《说文解字》:“立,侸也。从大在一之上。”
又有一版《说文解字》:“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笔者注:应是传写错误)

甲骨文字形:上“大”下“一”。金文字形:上为人形,下为“一”。
解释:参见楼上“连江一点萍”的解释。

在古代,“立”、“位”同字。郭沫若:古代帝王也是站着的。

以上解读“立”的字形,以下解读“立”的字义引申:

本义:站着、站立
由本义引申为“竖立”,如:把伞立在门后。
由“竖立”引申为“建立、设立”。
由“建立”引申为“存在、生存”,如:势不两立、独立自主。
由本义引申为“登上某一位置、使登上某一位置”,如:高祖乃立沛公。
由本义虚化作副词,如:立刻。



<动、名>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这是个会意字。上边4画是一个正面叉开腿站立的“人”字(也就是“大”字),下边一横表示地面。合起来象一人正面站立在地面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