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和古典诗词的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1:01:34

中国古典诗词与传统节日关系密切,有很多经典的诗词描写传统节日。
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牧《九日齐安登高》写的是重阳节。王安石《春日》(爆竹声中一岁除)写的是春节。
苏轼的《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把酒问青天)写的是中秋节。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写的是元宵节。
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等等

有代表性的如:
元宵: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清明:杜牧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秋: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诗人、词人,他们对事物都有意思感性的认知,每逢节日之时,就会触景伤情,有感而发,有节日产生联想,产生对人,对事实的情感抒发,或产生怀古之思。有情入景,由景入情。
如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很多佳作由此而生。
苏轼的水调歌头,由中秋佳节,亲人相聚,而想到弟弟,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进而产生人生哲理
春节、重阳、端午,自古就是引人深思的节日。

以下诗词依次是 重阳节 春节 寒食节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