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我国古代,普通话是不是通用的语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4:32:28

官话当然有了,但目前语言学界有几种不同看法:
其一,认为每个朝代以首都的方言为官话;
其二,认为大部分时期是中原官话(即河南洛阳话,称为中原雅音),偏安江南的王朝一般以南京话为官话。
其三,认为除了口语音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读书音,区别于任何方言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明朝以南京话为官话(利玛窦的日记可以证明),一直延续到清朝。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诏令以北京方言为官话。现在普通话的地位就是从那时开始确立的。

古代没有普及普通话的概念,所以没有什么通用语言啦,只能说大家都说中国话,但是各自带着各自的口音

一般来说,会是以首都附近的语言来作为官话,也就是说天子脚下的话,中国大概是从元明时期就开始以现在的普通话来作为官话了,可以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看到痕迹

古代人有通用的语言,叫做官话。
官话方言
通称北方方言,即广义的北方话,一般所谓"大北方话"。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近1000年来,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唐宋白话到元曲到明清小说,都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创作的,再加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从元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脏地带,向来官场上办事交际,都使用北方话,因而有"官话"的名称。实际上它是汉语各方言区的人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现在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就是在"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 4个支系,即4个方言片(或称 4个次方言):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通用的语言,是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年代还不能说得很确切,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和春秋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左传》、《孟子》中都有一些用雅言解释方言的例子。
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也叫做"凡语"、"凡通语"或"通名",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当时的民族共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