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查找、搜寻下列词语的来源掌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5:55:45
知音 汗青 桃李 古稀 孩提 桃园 铜臭 泰山(指岳父) 替罪羊 一字师 三不知 东道主 安乐窝 一言堂 刘海儿 乔迁 问津 推敲 点睛 断肠 下榻 蛊惑 斗胆 端倪 狼藉 雷同 斟酌 墨守 杜撰 拍马 屠龙 斧正 削正 抱佛脚 敲竹杠 莫须有 破天荒

知音——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以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你真是我的知音。 汗青——①古时在竹简上记事,采来青色的竹子,要用火烤得竹板冒出水分才容易书写,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 ②史册。 桃李——①桃花与李花: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②《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后因以“桃李”比喻所栽培的门生或所教的学生:桃李盈?门|桃李满天下|桃李门墙古稀——指人七十岁(源于杜甫《曲江》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年近~。孩提——〈书〉儿童;幼儿。桃园——1.桃树园。 2.春秋晋园名。 3.地名。即桃林。 4.指晋陶潜《桃花源记》中之桃源。 5.指桃园结义。铜臭——.铜钱的臭气。原用来讥讽用钱买官或豪富者。后常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泰山——岳父替乔迁——语出《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从深谷中迁到高树上。后以“乔迁”比喻地位升高,也用于贺人搬往新居: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今日你家乔迁之喜,理当祝贺。 问津——①询问渡口;问路: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②寻访探求:后遂无问津者|寻师讲道,结友问津。 ③探询情况:不敢问?津|无人问津。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9 13:36
推敲—《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载:唐人贾岛做诗,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起初“敲”字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用手做推、敲的动作,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就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认为用“敲”字好。后以“推敲”比喻反覆斟酌、考虑。 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下榻——1.后汉陈蕃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之。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蕃为豫章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徐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陈蕃传》及《徐穉传》。后遂谓礼遇宾客为"下榻"。 2.寄居;住宿。蛊惑——毒害;迷惑:~人心。也作鼓惑。斗胆——形容大胆(多用做谦辞)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