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商品供大于求时,为什么要增发纸币,降低利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0:08:12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让你知道钱不值钱,看你花钱不花钱。以此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这一招有点损!

当商品供大于求时,如果不增发货币,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更多的商品去追逐与原先相同数量的货币,所以商品间的竞争就会更加激烈,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下跌。从而使生产者的利润下降,就会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减少投资,最终导致一国经济总量的下降。所以当一国商品供大于求时,应该增发货币,降低利率,目的是为了缓解市场上的流动性短缺问题,刺激人们的消费。但是,如果货币发行过度的话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顺便说一声,一楼的同志,凯恩斯的观点不是印钞票就能解决问题,而恰恰相反,他认为在经济萧条时,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所以货币政策无效,他主张应当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认为货币政策有效的是米尔顿·弗里德曼。)

供大于求的时候,供应大于需求,需要刺激人们消费,增发纸币。而降低利率是促使银行存款能用于市场流通,增加消费

这个问题可以用宏观 IS-LM 模型初步的讨论一下.

Y = C(Y-T) + I(i) + G

供大于求的时候,等式左边大于右边,市场不平衡.要得到暂时的平衡,可以采取减少利率刺激投资的办法.

M/P = Y*L(i)

增发货币可以在短期内减小利率.

如果不增加货币,市场会通过调整价格水平的办法在中期内调平等式1.至于价格是会升还是降,这取决于一些别的条件: 供大于求的现象出自于什么地方,还有原来的宏观经济平衡点是不是长期的.所以我个人不是很赞同楼上的说法.

降低利率是为了刺激消费,让人们觉得消费比储蓄更为有利。

这是凯恩斯的观点:他认为商品供大于求,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所以,印钞票,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有很多局限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