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2.5cm怎么治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0:21:34
我两个月前,例假前五天,在一家三甲医院做b超,提示是有游离液体,最大深度是2.5cm。平时的反映是:痛经,左腰上有一点对应左腹部以及左下肢酸痛,例假来前酸痛加重,这种疼痛基本可以忍受,不是很痛,就是感觉乏力酸痛,但是例假期间尤其是第一二天,痛经十分明显,浑身出虚汗,走不了路必须躺着,不想吃饭,整个腹部坠痛,需要反复去厕所,大便感觉十分明显,总想把腹部的东西排空,吃过月月舒,起到国一定作用,但是痛经并没有消除,把暖水袋放在腹部比较管用,可以消除百分之五十的疼痛。例假比较规律,一般是五天,前几天一般会有少量结块,色较深,从第四天开始减少,第五天变成褐色。12岁来例假,直到22岁从来没有出现痛经,从22岁起出现痛经,直到现在共计5年,近几次例假期间,疼痛时体温在37度2。五个月前也做过一次b超,提示一切正常。刚做了tct,提示正常。阴道中触摸和房事时会有疼痛,房事后腹部酸痛。请问我这是什么病?有的大夫说盆腔积液比较严重,属于盆腔炎,需要尽快治疗,吃过大黄蛰虫,但是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依旧痛经,依旧腰酸。有的大夫说,可以不去管盆腔积液,直接考虑要孩子。请问我需要治疗吗?怎么治疗呢?

在月经期间治疗盆腔炎效果好 。这时候盆腔充血。药物随着血流进盆腔。打针效果也好,加上中药灌肠。效果更好。做理疗。祝你早日康复。

盆腔积液按病理因素可分为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两种。生理性盆腔积液对女性来说并非是一件坏事情,而病理性盆腔积液一旦女性患有些类积液,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对证治疗了。

1、生理性盆腔积液,因为盆腔是腹腔在全身最低的部位,当有渗出液或漏出液时都会引流到盆腔,从而型成盆腔积液,部分正常妇女在月经期或排卵期会有少量血液聚积在盆腔,形成盆腔积液,这样的盆腔积液有时是一件好事,它证明妇女的输卵管是畅通的,输卵管有渗出,如果伞端通畅少量渗出物就会到盆腔,从而形成盆腔积液。[如果输卵管不通畅就造成输卵管积液输卵管积浓]这样的盆腔积液的液体一般较少会逐渐吸收,不必害怕。一般也不用治疗。

2、病理性盆腔积液,在临床上大多数妇女的盆腔积液是由于炎症引起,是盆腔存在炎性渗出物,如果不加以治疗的话,可以慢慢长大。太大了,药物就不容易消除了。

病理性的妇科盆腔积液多是盆腔炎附件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盆腔炎附件炎的原因多与患者不良卫生习惯有关,如经期、产后一月内有性生活,妇科手术后一月内洗盆浴等。人工流产、引产消毒不严引起的医源性感染,也可引起盆腔积液。

如有慢性感染病灶,可能是妇科系统如卵巢、输卵管盆腔内的炎症引起盆腔积液,也可能由结核或者肿瘤引起的,也有少数因宫外孕破裂、黄体破裂、盆腔脓肿、巧克力囊肿、卵巢癌引起。盆腔积液还有极少数是由结核引起的。

一般治疗: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物理疗法: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蜡疗等。

其他药物治疗:在用抗炎药物时,也可同时采用α-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酶1500U,肌肉注射,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以利粘连和炎症的吸收。个别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药。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与地塞米松同时应用,口服地塞米松0.75mg,每日3次,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