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泊秦淮、无题、浣溪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9:33:37
请对出《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进行赏析~!
请对出《无题》(李商隐)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进行赏析~!
请对出《浣溪沙》(晏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进行赏析~!
不少于50个字~
谢谢~!!!

《泊秦淮》: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无题》: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上句以丝尽而死的春蚕,表达自己情丝(思)之缠绵不尽,到死方休;下句则以泪尽而灭的蜡烛,象征自己相会无期的悲哀之泪和爱情的终生不渝。

最后一个不是浣溪沙,是王维的《使至塞上》: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歌女们唱什么乐曲,由听者品味和情趣而定,她们为了生存,是没有决定权的。可见,作者在这里用的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应是那些醉梦生死、不问国事的享乐者!《玉树后庭花》,是亡国艳曲,可在晚唐国势衰微,内忧外患并交的时候,有人居然不以国事为念,反而用这种靡靡艳曲寻乐。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婉曲轻利的风调中表现出尖辛的讽谕、深沉的悲慨和无尽的感喟,这实是有因而发。

表面意思是:蚕一直吐丝直到死,蜡烛一直烧到成灰才不会流蜡烛油
第一层引申意思是:
丝通"思",泪就是情泪
此诗为李商隐所做,讲述的他是和一个女子的感情故事
这句话表现了他们山盟海誓、至死不渝的爱情。
第二曾引申意思:
也就是现在普遍表现的意思,歌颂老师等辛勤工作的人的辛苦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