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摸鱼儿》的词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1:39:40
为什么是“情”而不是“悲”

因为第一句就说了,问世间情为何物

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此词有序云:“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邱。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邱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吾初读词,竟被那只大雁的徇情所感动。当晚梦到那只徇情的大雁借着自己即将消失的魂魄,去了天上,请求神仙救活他的同伴,苦苦哀求,且说:“我的同伴何罪之有,竟遭此下场?”那位神仙终被其真情打动愿帮它,只是有一个条件,即借他的魂魄附其同伴之身,而自己将永不超生。他求之不得就答应了,然而当它同伴被救活后,知道此事却也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于汾水之上,至此有双堆黄土环抱于青山绿水中。至今想起,羡慕不已。故又读此词,有感而发。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少时以诗名震一方,然其词亦有惊人之作,大有逼东坡之势。本词原题为《雁邱词》,本无宫商押韵,词人改而定之为《迈陂塘》即《摸鱼儿》
此词上片前两句乃为百年传诵的“情中名言”,恰以自问自答的设问形式开篇,道出“情”是用生命来报答的。接着词人由物转喻到了人,即以两只大雁的生死别离,而转喻到天下的痴心儿女为之号啕大哭。“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读之,令人肝肠寸断,不免落下同情之泪。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词人以一女子的口吻,道出天下痴心儿女的心声与怨恨,恨不能朝相私守,恨阻隔他们的万里层云,千山暮雪。
词下片前三句,引自汉武帝《秋风辞》:“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道出了今日之萧条景象,与当年的盛况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衬托出今日的冷清。“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其中《招魂》,《山鬼》为《楚辞》中篇名,在此借以点出“情之深”连山鬼也都“暗啼风雨”,打抱不平。 “天也妒,未信与”则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