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战争场景能反应多少真实战争的残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3:48:29
《集结号》大家看过没?其残酷程度要比中国以往的战争体裁的电影要残酷真实(如果早拍十年以上估计是要被广电总局K的),但是我觉得依然不够真正的反映出真实战争的残酷程度,当然了,我们没有机会去感受战争,但是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雷管爆破,其威力远远超出我的预料。我又查阅了一些枪械的资料,枪的威力比电影中的要远远厉害,拿AK步枪来说,胳膊中一枪基本要当场残废,甚至脱离人体(擦边就不算了),打中胸部非要害部位即使当场没死,在半小时内无医护人员帮助止血,也会很快流血而死,因为冲锋步枪的子弹打在人身上会有乒乓球大小的伤口,如果穿透人体的话,在人体背部的出口将会达到碗口大小,个人根本很难止血,更何况还要忍受无比巨大的伤痛。另一个就是防弹衣,在枪的有效杀伤射程内,防弹衣的效果几乎为零。近距离直接穿透,中远距离即使能挡住子弹,但子弹强大的冲击力也会震死人。由此看来,电影所渲染的残酷都是打折打折再打折的,可能是要避免暴力,影响孩子心灵,另一方面国人爱好和平也厌恶血腥。但是长期这样,将会导致我们形成一个错误的意识:战争好像不残酷,胳膊中一枪也没事,身上被打中几枪尚能站立(前提是你必须是主角,英雄形象,呵呵)。

你怎么不去看伊拉克战争的,真实录象呢?
那不就是真实的战场吗.

你说的很对,真实战争中,如果中枪,不管是哪里,基本就失去战斗能力了.

还有,真实战斗中,是很不容易打中敌人的.

我们所看到的士兵拿枪朝一个地方扫射,是为了进行火力压制.

我不喜欢看中国战争片,第一:假.第二:假,第三:还是假.

第一,中国战争片,太渲染个人英雄注意了.

第二.中国战争片,太不客观了,日本人都一个熊样.

第三,中国战争片,拍摄水平就太差了,音效,爆破,等等,一点也不真实.

第四. 不够血腥, 我靠,战争本来就血腥, 干麻整得那么幽雅啊.

我当过兵的,
枪打中人体你可以看中是用针扎破气球(打到胸腹大脑部位)人体就是皮紧紧包的水,外面有气压。
子弹进去人体内部挤爆周围的器官(这就是人们所谓的打中头部会“爆头”),
而且子弹后部比前部重,一进人体就会“翻跟斗”,扩大受创面积,进去可能只是一个手指头大的洞,从背后出来就是个碗大的洞了。

看过当年的《烈火金刚》吗?申军谊演的史更新被机关枪打中,胸膛至少挨了10发子弹,可他就是没事!但敌人只要挨一枪,立即死悄悄。真是好笑!
我基本不看国产的战争类电影,感觉像在玩(后期的有所改进,但也差劲得很)。国外的战争影片不乏精彩的,像《拯救大兵瑞恩》、《黑鹰坠落》、《兵临城下》等,才会让你感受到什么是战争。
楼上的说得好,真实的战斗中子弹并不容易打中人,所以统计显示,现代战争中绝大多数士兵是死于炮火而非子弹。在《黑鹰坠落》里,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而我们却不同,正面人物一梭子子弹出去,敌人定会倒下一大片,哪怕是吴宇森这样的大牌导演,在《风语者》里也会犯同样的毛病,尼古拉斯凯奇一开枪,日本人定会争相倒地而死。
别去想广电总局那些猪,全是吃那个S的。《新宿事件》也会禁播,嘿嘿,掩耳盗铃,可笑啊可笑!!

楼主观察很仔细,太过暴力的电影很可能会误导青少年的心灵,不暴力会造成楼主所说的那样。但这一切还是在导演的掌握过程,例如泰坦尼克号,爱情灾难片,里面没有出现血腥的场面,却依然让人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