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海战术在越南战场用不成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1:45:34
在解放战争的片子里,经常看到成群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前扑后继,奋勇冲锋的场景,似乎很多战役都是这样完成的。
但为什么在越南战场用得不好?据说是许世友指挥的,损失很大。
闪电行动开头,我们似乎也是这样冲击,但由于敌炮火猛烈,进攻受阻,部队损失很大。
我说的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军队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不是美国“越战”。

"集中优势兵力, 各个击破". 这一条永远不会过时, 不要乱扣"人海战术"的高帽子. 武器再先进, 没有足够的数量也是没有用处的.

  美国鼓吹信息化, 我们不能傻乎乎地就相信了. 自己查一下美军在伊拉克一共部署了多少部队, 每次战斗美军出动的总人数又是武装分子的几倍, 光是美军就在伊拉克部署了超过16万部队, 而美军自己公布的反美武装只有5000~2万人, 哪一边才是"人海战术". 现在回过头来看, 还不是要靠步兵, 一个一个房间的踹门搜查.

  所谓的"先进武器", 其实也就是数量优势. 同一时间谁的火力猛, 谁打出的子弹数量多, 谁就占便宜. 评价炮兵发射能力也是用"每分钟投送弹药总量"来衡量的, 谁打出的炮弹总吨位大, 谁就更厉害.

  人数上的优势更有助于火力的配合, 进一步增强攻击力, 反而能减少伤亡, 扩大战果.
  假如双方都只有一个机枪组, 对射一整天可能都没有胜负; 要是多一个步兵班, 从侧翼和后方包抄, 5分钟以内就能把敌人的机枪端掉, 我方甚至能做到零伤亡.
  双方各100人对峙, 最后可能都伤亡惨重; 要是我们能用500人包围100个敌人, 战斗能迅速解决, 伤亡也要小得多. 实在没有多余的预备队, 也要想办法包抄分割敌人, 在局部形成20个人打10个人, 或者50个人打10个人的局面, 这样才能有效消灭敌人, 保存自己. 总之要想办法创造数量上的优势.

  -------------------------------------------------------
  有人认为, 地形的对敌方有利, 硬冲伤亡大, 人海战术过时了.
  谁让你闷着头硬往上冲, 你以为跑田径呢, 只能是指挥上的失误. 冲锋也是要利用地形掩护的, 并形成互相支援的火力网, 交替掩护.

  地形于对方有利, 相反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和火力, 形成绝对优势. 试想, 只派一个班, 正面冲击敌人的山头, 会有什么好结果....从正面用优势火力压制敌人, 派出足够的部队从侧翼和后方包抄敌人. 包抄分割敌人, &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