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出汗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是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4:57:16

调节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因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动脉血压。
①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可明显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大量发汗。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使机体失水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肾对水的重吸收活动明显增强,导致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相反,大量饮清水后,尿液被稀释,尿量增加,从而使机体内多余的水排出体外。例如,正常人一次饮用100ml清水后,约过半小时,尿量就开始增加,到第一小时末,尿量可达最高值;随后尿量减少,2-3小时后尿量恢复到原来水平。如果饮用的是等渗盐水(0.9NaCI溶液),则排尿量不出现饮清水后那样的变化。这种大量饮用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它是临床上用来检测肾稀释能力的一种常用的试验。
②循环血量的改变,能反射性地影响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血量过多时,左心房被扩张,刺激了容量感受器,传入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从而引起利尿,由于排出了过剩的水分,正常血量因而得到恢复。血量减少时,发生相反的变化。动脉血压升高,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地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此外,心房尿钠肽可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血管紧张素Ⅱ则可刺激其分泌。
醛固酮的作用是保钠排钾,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平衡。
大量出汗,既排出大量的水,汗中也有无机盐如氯化钠。但量出汗损失的水比损失的盐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增加,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加强对尿液中的水的重吸收
大量出汗后,人体内水分减少
需要加强对尿液中的水的重吸收
所以分泌增加

你好

是增加的

出汗后体内水分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

很高兴为您解答

不懂可以Hi我

大量发汗。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使机体失水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肾对水的重吸收活动明显增强,导致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为何由垂体释放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如果增加,能够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么 ? 为什么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有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症啊? 抗利尿激素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20分 运动后大量出汗是为什么啊? 爱情真的是大脑分泌的一种激素么 细胞是如何分泌蛋白质类激素的 人受到寒冷刺激时,抗利尿激素的含量怎样变? 脑垂体分泌的主要激素 激素是什么器官分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