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说是夏娃的后人,我们说是华夏子孙,夏娃和华夏反过来就一样了,而且英语都和中文都倒置翻译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1:26:29
为什么欧洲说是夏娃的后人,我们说是华夏子孙,夏娃和华夏反过来就一样了,而且英语都和中文都倒置翻译的,会不会是我们的说法传到欧洲的,欧洲人是我们后代

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春秋以后,又称诸夏。古人将华夏与蛮夷或裔对称,以文化和族类作为区分的标准。远古时期中国境内分布许多氏族部落。距今四、五千年时西北部的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进入中原。黄帝及其后代尧、舜、禹统一了百越等许多氏族部落,在黄河中游两岸繁衍。
  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夏族、商族、周族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从汉朝开始逐渐以汉族代替了诸夏、华夏等旧称。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有汉朝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也可代指汉族,如:明朝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于华夏矣。” 郁达夫 《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华夏”也指华夏族所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黄帝族和炎帝族,后来这两部落的联盟在战胜蚩尤后进入中原。华夏族在中原建立了统治。随后有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简称“夏”。
  所以我们是称作华夏子孙。
  而夏娃大家都知道是上帝取亚当的肋骨制造出来的,是圣经里的故事,只是欧洲与我们的信仰不同,所以我觉得华夏和夏娃只是个巧合,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在世界文化传播中需要翻译成别人的文字,所以Eva音译成中文就是夏娃,而华夏音译成英文就是Huaxia,或者外国人直接就称China。

当然不会,夏娃刚开始是希伯来文。你确定就那么读?
而且夏娃是圣经上的。
而且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在非洲。

有想法!
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