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以战喻”意在说明什么道理?其目的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8 06:14:30

原文是这样的: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翻译出来是这样的: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够尽心的了。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粮食运到河内去赈济。河东发生灾荒,我也这么办。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了。但是邻国的人口并不减少,而我们魏国的人口并不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脚。(如果)凭着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

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而是以梁惠王熟悉的战事设喻。显然,孟子设喻的“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战事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是孟子有意设置的一个圈套,诱使梁惠王不自觉地钻进去,从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它还寄托了特殊的寓意,那就是梁惠王的所谓的“尽心” 与“邻国之政”的不“用心”,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形式上数目上的不同而已。这样也就暗示了“民不加多”的根本原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就是一种必然了。那么如何才能使“民加多”,孟子便牵着梁惠王的“牛鼻子”,顺着自己思维的轨迹,一路走得快步如风 。

寓意:
看事物应当看到事物的本质与全局,不能只看表面和局部。

梁惠王认为自已实行仁政可是国家仍未富强(在古代人口的多少也是国家实力的象征)询问孟子。孟子不能当面直接说破,所以以梁惠王喜欢的打仗作比喻,指出梁惠王其实并未真正的实行仁政,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说话要委婉,要讲究方式,正因为“王好战”所以才“以战喻”,
个人认为学习孟子,更多的就是要学习他的说话方式,或者说博辩方式这才是《孟子》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