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可有因果报应的学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8:53:58

《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入门典籍。

《太上感应篇集注》云:“太上者,道门至尊之称也,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意即所谓“感应”指善恶报应,由天地神鬼根据世上人们的所作所为给以相应的奖惩。

因此,开篇即以十六字“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纲,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

接着指出人要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并列举了二十六条善行和一百七十条恶行,作趋善避恶的标准,最后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作结。

《文昌帝君阴骘文》亦复如是。

道教有“承负”一说,你可以把这个概念理解为“因果报应”。意为先人的善恶报应由其后人来承担,《太平经》云:“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令后世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意思是先人犯有过失,积聚多了,报应于后人;而后人无辜承受先人之过,就叫“承负”。同理,若先人行善积德,则后人就会报应受福。所以有“力行善反得恶者,或有力行恶反得善者”,都是承负先人的行为所致。并且天道循环,生生不息,十世一周,因此十世祖以前的过失,均归十世祖后的子孙受惩。

我是个道士

道教有因果报应的学说,还有承负思想

天道承负,因果报应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福生无量天尊

有此思想,否则它也不可能会行善积德。包括基督等其它宗教。

跟佛教不同的是,道教以天地之道为尊,崇尚自然运行之理——以之作为人的行为指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