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和明朝的于谦在性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7:55:52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一说桐乡)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与他最有名的事是“土木堡之变”。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19年(1421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他们都是当时他们所效力的王朝的有用之才,并都有做出一番功绩的,也都是因他人的陷害而冤死的,他们的性格上的相同之处就是刚正不阿,都是秉公执法的人,就是因他们在做事时太大意、太马虎了,才会在细节的处理上考虑不周,也因此给那些个看不惯、不认同的人留下了可攻击的借口,招来了这等无妄之灾。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可惜我现在能给你的帮助不多,不过总的来说他俩的下场很相似!

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一个变法,一个清官

性格?俺们跟他们不是很熟,只是了解些他们在历史上的作为,至于性格真的很难揣测

过于刚直,结局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