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在与中国边界加强军事设施???2009-07-23 12:10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6:54:51
主要是自卫,重点是加强兵力,保护核基地,保护核设施。防止外来入侵。

强我中国领土。。中国的政府太腐败了 。。到现在都是在推拖这个事情。。。。。。。。。。。。。。。简直象被淹歌的男人

中国近代开始 中国的领土 早已经四分5裂的了。。。。。。 中国的领土一直都是不完整的 可怜啊。。。。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其害怕中国...中国在西藏南部其实没多少部队...而且支援起来也比较困难....印度这样肯定是心虚啊...

这是出于印度的国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的考虑,是印度国大党大国“沙文主义”思想的新进展。

世纪之交的印度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军事强国”。其主要内容为:

1.全力推行“大国外交”,为其争当地区军事大国创造条件。印度抓住冷战结束、世界和亚太战略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这一“契机”,积极开展大国外交,以求更多地参与亚太安全事务。2000年印度与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在发展核力量和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问题上得到俄罗斯的支持。2000年3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印度,两国签署了指导21世纪印美关系的框架性文件《印美关系:21世纪展望》,从而确立了“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设性、经济上有成果的”新型伙伴关系。同年9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依访问美国。在诸如反恐怖主义、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等方面积极与美国合作,促使其结束了对印度的经济制裁,同时部分恢复对印武器装备零部件的供应和同印度的军事交往。印度在同日本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全方位对话的基础上,建立了全球伙伴关系。同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得到了恢复性发展。5月,印度总统纳拉亚南访问中国,中国外长访问印度。印度重新调整“向东看”政策,加强同东盟的政治对话、经济交往和军事合作关系。此外,印度不定期地与美、俄、法、澳、新、马、越、韩、日、印尼等国举行联合海上军事演习。

2.实行最低限度可靠核威慑的核政策。印度发展核武器除了有谋求大国地位的政治目的外,还旨在对中国形成所谓“核对称”,与中国进行军事抗衡;保持对巴的核威慑优势,以加强和巩固对南亚次大陆的控制权;将核打击范围扩大到印度洋海域,制约外部势力特别是美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从而达到向印度洋扩张的战略目的。印度政府于1999年8月通过印度核政策构想草案,提出最低限度可靠核威慑政策。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