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为什么在刚接通时易发生断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3:25:04
能否简单易明地回答一下?谢谢!

刚接通的时候,电阻最小啊,电流就最大了

接通后,灯丝温度高了,电阻就大了,电流就小了

温度越高,金属的电阻越大,温度越低,电阻越小,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就是超导体啦,现在超导技术,很前沿的哦

钨丝的电阻率(Ω•mm2/m),常温时为0.055,普通白炽灯工作时灯丝(钨)的温度为2800℃,此时的电阻率为0.847,相差一个数量级。所以白炽灯点亮瞬间的冲击电流是工作电流的10倍以上,质量差的产品就会“炸丝”,冲击电流时间是毫秒级的,而且产品在出厂前要经高压“闪光”试验,合格的产品很少有这种情况。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如果电网质量不好,比如回路中接有大功率整流器等,电流上迭加的高压窄脉冲有可能使充气灯泡内氩氮气体击穿,引起“炸丝”。

灯丝冷态电阻最小

白枳灯所用的钨丝,冷热电阻相差很大,在刚点亮的时候电流大,易损坏。

刚接通时电压比较高,必须有镇流器缓和一段时间,电路突然接通可能超过了电灯的额定电压,是线路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