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在治国上有什么不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15:58:03

在战事方面,宋太宗远不及太祖。赵匡胤出身行伍,身历百战,有着丰富的战场实践经验。而赵光义则基本上没有经历过重大战役,缺乏这方面的锻炼。但他又自诩高明,刚愎自用,再加上为了控制军将,每次作战前都亲自拟定阵图,结果严重束缚了前线将帅的手脚。
端拱元年(988)秋八月,北部边境接连三次警报,依次是涿州、祈州、新乐失守。太宗满面愁容,对群臣说:“契丹不肯收兵,经常骚扰河朔,看来不得不大举北伐了。”但他心里却对出师一点把握都没有,已经完全失去了当初北伐时踌躇满志的信心和决心。朝中一些大臣开始提出主和与主战两种不同的政见。主和派要求太宗屈己求和。宰相李昉等相率上疏,引证汉唐故事说咀对外讲和的重要。但是对于那些明显要求屈辱求和的主张,太宗在感情上接受不了。他对赵普等人说: “恢复旧疆,不是别人的主张,是朕的一贯志向。伐辽失败只是由于将帅军事指挥上的失误所致。”右正言、户部郎中张洎等主战派则相继上御戎策,建议加强边地武将的兵权,任贤修政,省官畜民,选励将士,再次北上伐辽,收复失地。太宗虽对这些主张加以赞赏,但却不打算实行。
宋太宗晚年,守内虚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已经形成。因此,对辽由攻到守,准备和解。而辽朝的萧太后对宋朝多次北伐却耿耿于怀,向宋摆开了进攻的阵势进行威胁,并帮助李继迁继续削弱宋朝的力量。宋太宗为了防守,使宋军在河北沿边的平原上疏浚、开拓边地河道,西起保州(今河北保定)西北,东至塘沽海口,利用河渠塘洎,筑堤储水,深十余尺,作为屏障,曲曲弯弯,东西900里。沿塘设置28寨,l25军铺,士兵3000余人,部署兵船百余艘,往来巡警,以防辽国骑兵的奔突。对于辽军的入侵,“但令坚壁清野,不许出兵,继不得已出兵,只许披城布阵,又临阵不许相杀”,结果束缚了军队将士的手脚。守边将领们只好得过且过,“始受命则惟以攻坚陷阵为壮图,及遇敌则惟以闭垒塞门为上计”。真正能对辽军作战的将领屈指可数,从此,宋朝军队的作战能力越来越弱了。

擅杀后周幼主及江浙降王

因为急功好利,几次北伐攻辽都受挫,太宗转而执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晚年政治大计循规蹈矩,使宋朝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给宋代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宋朝有一个最不成文的规定:同级武官受文官节制。不知道是谁规定的,真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