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书中有‘腐草化萤’之记载,认为萤火虫是由腐草变成的。你认为正确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22:12:02
为什么?

这个说法当然不正确。
这个说法最早出自于《礼记·月令》篇:“季夏三月……腐草为萤”.
又《格物论》说:“萤是从腐草和烂竹根而化生.”
其实萤火虫是产卵在水边的草根,多半潜伏土中,次年草蛹化为成虫,这就是萤火虫 .
萤火虫在夏季多就水草产卵,幼虫入土化蛹,次年春变成虫.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这是由于古人的科学知识缺乏,从观察到的有限现象中臆造出的联系。虽然在现象上能描述正确,但不能客观地揭示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属性和联系。

我认为有一定道理!
中国古人认识问题有他独特思维和认识方法!
我现在不认为物种是进化来的了!
就拿每年都要产生几百种甚至上千种新的物种(仅昆虫就这些)来说,按照进化论推理,物种变异是不定向的,应该是随机的,有成功的,就有不成功的!可是我们发现现在产生的每个物种都是完美的,竟然没有发现哪个失败的物种!
而且进化的中间产物都哪去了,而且按理进化出一个物种是需要若干年的,但实际每年都会产生大量新的物种!
说明什么?!!

不正确,欧洲以前也有这种说法

萤火虫蛰伏在草丛之下,在夜晚飞起,所以有此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