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与佛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2:43:22
魔是人的自然属性,是动物本性,例如:打斗、食肉、恐惧等等,不容易克服,所以概括为魔,或称为魔性;
佛是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性,例如:关爱、农耕、乐观、积极等,需要后天培养,需要升华,是在动物本性上的重构,也不容易达到,所以称为佛,也就是常说的抛弃7情6欲;魔与佛是一种平衡,是人脱离自然界之后的平衡,从爬行的二维世界到直立三维世界的转变,是进化的产物;
我们可以说自己是佛,也可以说自己是魔,佛与魔只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世界,是我们自身的两极;
开始于问题结束于问题,问题亦是答案,亦是你问题的开始

唯有善恶,把魔与佛硬性分为动物属性与社会属性不是很科学,善的即是佛,恶的就是佛,动物本性不一定恶,顺应天命,护犊之情皆出于这种动物本性,即使是人的社会属性也不一定善,人性也有善恶之分,博爱秩序是善,自私贪婪混乱却是恶,动物杀戮只是为了生存和繁衍如果一只羊可以喂饱一只老虎,那老虎就不会杀死第二只羊,人类杀戮或许只是为了乐趣或是出于贪婪。佛祖救下一鸽却要割肉喂鹰,即使是佛陀也不能挑战天道,应为天道本身就是至善。用掠食动物吃掉其他动物的老、弱、残、病个体的目的是使其整个种群更健康。

“我们可以说自己是佛,也可以说自己是魔,佛与魔只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世界,是我们自身的两极”这句话很有道理。
佛与魔本是一体,却又是完全对立的,正像人性的善恶两面,永远不停地交战,却谁也消灭不了谁,换句话说谁也不能没有对方,没有恶何来善,消灭对方即意味消灭自己,没有了善来做对比自然也就无所谓恶。
魔罗是佛的死敌,却又是佛的孪生兄弟。佛家有两句话叫,“佛在心中,魔由心生”;“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善恶只在一念思量

既然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那么佛与魔又有什么区别?
佛陀拈花,成佛成魔只为心间一闪念,参禅是要得到大自在,困于佛魔之辩,本已是执念又怎能得到心中的自在?
当年先师坐地狮子吼,呵断佛祖西来意的心魔,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看来,提问者已困于执念,走火入魔了……
孽,罪孽啊……
*************************************************
不要用西方哲学原理考量东方哲学,理论模型与经验模型区别很大,这样的比较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并无意义,当然,由此来探究东西方思维差异,还是有效的……

楼主此言差矣,何谈魔佛本源乃两极?
人人皆有佛性,所以人人皆能成佛。正所谓“心既是佛。”但所谓魔性,并非是人们或万物固有的。魔性才是众生后期培养的,从而覆盖了本有的佛性。使众生以为人本生魔。争斗,打斗,狩猎等都是因为外界的影响所以才激发的能力。而不是人一生便有的能力。所以不能说魔是人的自然属性。
同样,佛性并不难保持。我们幼时的天真就是佛性的一种体现。只不过被世间的打去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