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里的音变现象为什么在课本中不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3:01:01
我的家乡的土话就是标准的普通话,可是却有很多音变现象,比如常用的数字里,一、三、八这三个字的发音,字典里的正音都是阴平,即一声,在平常念数字时或者说第几时也都是发正音,可是当我们说“一望无际”时,“一”就变成了阳平yí,“一马当先”,一又变成了去声yì,“一看就是你”,一就变成了阳平yí,“一听就不对”一又变成了去声yì;“三”字在说“一个两个三个时,也变成了阳平sán;“八大金刚”,“八”字要说成阳平bá才顺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三”和“八”都读成阳平,“三人行”、“三家村”的“三”却读成阴平正音sān。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有时读正音有时读变音,不读变音总觉得别扭。

普通话里的语流音变的在现代汉语专业书籍中都有专门解释:
推荐你:《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
《现代汉语》黄伯荣 廖旭东

变调是现代汉语中很常见的现象,一般由后一个音节声调影响前一个音节的声调。

一:去声前面读成35,接近阳平,即第二声。望则是去声。
非去声前变读为去声,马则为阴平,非去声。

以此类推

还要讲那么详细,反正北方方言口音很多,听得懂就行了,我们粤语地区不同地方都有不同口音。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北京话就是属于北方方言内的。

你翻看专门的普通话教材是有专门讲音变的。

小学到中学是普及教育,音变是语音学的内容,是专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