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历法为什么“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2:06:57
我在《清史稿》看到这样一段记载:“上(顺治)问汉高祖、文帝、光武及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孰优。陈名夏对曰:“唐太宗似过之。”上曰:“不然,明太祖立法可垂永久,历代之君皆不及也。”,晕啊,明太祖好过唐太宗,……有笼络人心之嫌。还有,据说康熙亲自去孝陵祭拜明太祖,真的吗?为什么要这样做?

历史上最推崇明太祖朱元璋的可能就是清朝皇帝们了(有点奇怪)。顺治、康熙两位皇帝曾经多次高度赞扬朱元璋,认为在历代帝王中,惟有明太祖当居第一等。为什么呢?顺治是这么说的:“明太祖立法周详,制度井然;若非朱家子孙无能,明朝享国何止二百七十六年!”乾隆皇帝也曾经多次评价朱元璋“立法周详”,说《大明律》乃历代法典中最严谨的,明朝统治体系也是历代以来最佳的,朱元璋也当然是古往今来第一明君。而明朝后来体制中暴露的种种问题,都只是因为“子孙不肖”,并不干朱元璋的事。然而果真如此么?

西方学者在他们的历史著作中曾经严厉批判明帝国的政治体制,认为明帝国“一片黑暗”,“只有社会,没有法纪”。然而“立法周详”恰恰是中国人最崇敬朱元璋的地方!究竟明朝法纪是否周详,我们也无从评论,不过整个明朝统治时期的确是长期政治黑暗,而且越到后期越黑暗——这和朱元璋有没有关系呢?

我们举一个浅近的例子:明太祖的一个重要改革是恢复唐朝曾经用过的“封藩制度”,即将皇子封王之后派到全国各地去“就藩”,并在就藩的地方赐予田庄、护卫及种种特权,许多藩王还可以执掌一方军政大权。在唐朝以后,一般说来宗室诸王都不再给予封地,只是闲居京城罢了。朱元璋之所以恢复诸藩王的封地,据说是为了让诸王“藩屏皇室”,巩固明朝统治。然而事与愿违,在朱元璋在世时就有秦王、晋王、燕王、齐王等多人对皇位虎视耽耽,朱元璋死后果然是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夺取了政权。朱棣即位后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度发生,大力削夺藩王权力,使得藩王对皇室的威胁相对减小。然而藩王依然拥有封邑、护卫和地方特权,因此后来还是发生了汉王、宁王等藩王的多次反叛,“藩屏皇室”成了一句笑柄。

清人赵翼评价说封藩制度是明朝最大的弊政之一,不但造成地方上的连续反叛,而且导致藩王们严重压榨封地附近的百姓,加重社会矛盾。有人甚至认为明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就是封藩制度(还记得《红楼梦》第七十八回里面那个“好武兼好色”的恒王么?他的原形其实是明朝中期的衡王,被刘六、刘七的农民起义军杀死)。

既然连朱元璋如此苦心经营的“封藩制度”都如此腐朽,那么可想而知明朝的法度必然不那么周详。明太祖朱元璋是个千年难得一见的英雄,但是却不一定像乾隆皇帝吹捧的那样是一个“立法周详“的圣君。他并不比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