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什么的原理实现悬浮,从而减小什么提高运行速度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55:45

是利用常导或超导电磁铁与感应磁场之间产生相互吸引或排斥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后或下面,作无摩擦的运行,从而克服了传统列车车轨粘着限制、机械噪声和磨损等问题,并且具有启动、停车快和爬坡能力强等优点。
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列车前进时,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方向就反过来,即原来的S极变成N极,N极变成S极。循环交替,列车就向前奔驰。
磁悬浮列车利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飞行的奇迹.

很简单的说,磁悬浮列车是通过“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实现悬浮(两种都有),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磁力,减少摩擦力,使得列车的牵引力更少的用在克服摩擦力上。
电磁铁使用交流电,N、S极可以交换,使列车可向前向后。

可仔细看一下人教版物理初二下册电与磁这一章,就明白了(上www.pep.com.cn的物理电子书)

通过同名磁极相斥的原理是列车悬浮起来,从而减小摩擦提高运行速度。

磁悬浮列车靠电磁悬浮的。减少的摩擦力。

磁极同性相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