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屈原》仿屈原《天问》这一幕的名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5:05:12
有一位文学大师听到了,并创作了历史剧《屈原》,其中有一幕就是仿屈原《天问》创作的,让屈原的抑郁、愤懑心声呐喊倾泻而出,化作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请写出这位大师的名字,并写出仿《天问》这一幕的名字,同时谈谈你对这幕剧的理解。
(注意这是三个问。标好1.2.3回答哦)

1、郭沫若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作家,诗人,戏剧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字,社会活动家, _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 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 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_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 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2、雷电颂

3、五幕历史剧《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全剧截取了屈原生活中的横断面。在一天时间里,浓缩了屈原坚持联齐抗秦、反对绝齐降秦、与楚国宫廷内保守势力展开激烈斗争的历程,概括了屈原的精神品格。《雷电颂》是屈原在自尊的灵魂遭受最深凌辱、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叩问天地表达自身理想的宣言书。“独白”以诗意化的语言赋予自然雷电以神力,让雷电化作手中的倚天长剑,去劈开黑暗,去焚毁这黑暗中的一切,《雷电颂》淋漓尽致,不可遏止地抒发了屈原热爱祖国、坚持正义、渴望光明、反对黑暗的理想与要求。《雷电颂》是正气歌,它以史为题材,以剧为形式,以诗为灵魂,“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表现了抗战时期人民抗战要求和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

1、郭沫若

2、雷电颂

3、五幕历史剧《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全剧截取了屈原生活中的横断面。在一天时间里,浓缩了屈原坚持联齐抗秦、反对绝齐降秦、与楚国宫廷内保守势力展开激烈斗争的历程,概括了屈原的精神品格。《雷电颂》是屈原在自尊的灵魂遭受最深凌辱、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叩问天地表达自身理想的宣言书。“独白”以诗意化的语言赋予自然雷电以神力,让雷电化作手中的倚天长剑,去劈开黑暗,去焚毁这黑暗中的一切,《雷电颂》淋漓尽致,不可遏止地抒发了屈原热爱祖国、坚持正义、渴望光明、反对黑暗的理想与要求。《雷电颂》是正气歌,它以史为题材,以剧为形式,以诗为灵魂,“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表现了抗战时期人民抗战要求和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