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人建国时为什么定国号为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1:04:14

西夏是公元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性民族国家政权。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广布于西羌族中较晚起的一支。历史文献记载,他们在南北朝末期已初露头角。起初居住在今青海东南部的黄河九曲之地。到隋末唐初,活动范围逐步扩展,“东距松州,西叶护 ,南春桑、迷桑等 ,北吐谷浑”,即在今四川、西藏、青海交界一带的辽阔草原上。当时党项族有八个部落,各自独立,不相统一,而以其中的拓跋氏最为强盛,起着主要的领导作用。不久,因为强大的吐蕃政权的威胁,党项羌族逐渐迁徙到陇东、陕北一带。居住在庆州(今庆阳)一带的党项部落叫东山部落;居住在夏州(今靖边)一带的叫平夏部落,他们都依附于唐朝。唐末,党项平夏部参加了对黄巢农民起义军的镇压,因作战有功,其酋长拓跋思恭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给李姓,爵号夏国公。从此以后,夏州拓跋氏称李氏,统辖夏、绥、银、宥四州之地,成为藩镇割据势力。五代十国时,他们利用各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继续壮大力量,到宋初已有了相当雄厚的实力。党项首领李继迁又利用宋辽之间的矛盾,采取了联辽反宋的策略,从中虚委周旋,在经济上大得利益。公元1021年,李继迁攻占西北边塞重镇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改为西平府,作为自己的都城,为西夏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在汉族封建文化的积极影响下,党项族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李德明一代的发展,到李元昊时,党项贵族已基本上完成了封建化,他们迫切要求在政治、经济上统一,建立自己的政权,以保障既得利益。在祖孙三代长期准备的基础上,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建立了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回鹘等民族在内的封建国家政权,因其地处祖国疆域 西北部,故史称西夏。

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 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建国时便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