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文学史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0:12:31
1、历史上的周朝,分为东西两周, 周在前, 周在后,西周 王死后,其子 从镐京迁至 ,定都于此。又开始了春秋于战国这个战火纷乱的时代。这一时期是中国的这回制度转变的时期。这一转变是以 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2、大家上课时都听老师讲过,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特有名词代替,例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天命等,其实老人过寿时的年龄也是有别称的,例如喜寿是指 岁,米寿是指
岁,白寿是指 岁,茶寿是指 岁。
3、春秋时期有我们所熟知的春秋五霸,其中有两种说法,不过都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不同的另外两位一种版本是 和 ,另一种版本是 和 。
能与五霸齐名的当然熟战国四君子了,其中包括齐国的 ,赵国的 ,为国的
以及楚国的 。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 、 、 或 以及 )之风盛行。
4、明朝文学家祝枝山和唐伯虎、文征明三人一块儿去喝酒。酒菜上桌后,祝枝山笑着说:“我出一谜让你们猜,哪位猜不出,今天就由他请客。”接着就随口说了一个字谜:“唐虞有,尧舜无;商周有,汤武无;古文有,今文无。”唐伯虎才思敏捷,祝枝山话音刚落,他马上便说:“我将你的谜底也做成一谜:“说者有,看者无;跳者有,走者无;高者有,矮者无。”文征明听了,也不甘落后,也接着唐伯虎的谜底做了一个字谜:“善者有,恶者无;智者有,愚者无;嘴上有,手上无。”这时,酒店老板听他们三个说得热闹,也过来凑趣说:“这个哑谜是:哑巴有,聋子无;跛子有,麻子无;和尚有,道士无。”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三个人听罢,一起哈哈大笑起来。那么请大家好好猜一猜,这到底是什么字呢?

楼上的错太多了啊。
1.西前东后,周幽王,周平王,洛阳,青铜器、铁农具、钱币。
2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一百零八
3秦穆公,宋襄公或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四君子是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
养士指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
4口
2的解释
(1)喜的草书像七十七
(2)米拆开了就是“八十八”
(3)白是“百缺一”,所以是九十九
(4)茶的草字头是两个十,中部是“八”,底部是“八和十”,中底连在一起是“八十八”,加上“二十”就是一百零八
补充:夫差曾经击败中原列国,成为诸侯王,他也是很有可能的。
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称为吴越二雄,关阖闾什么事?

只知道1.西周在前,东周在后。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最后一个空,是铁农具吗。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农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转变。
3.宋襄公,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四君子,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4.口

补充一下。洛邑即洛阳。春秋五霸之一一定是吴王阖闾,非夫差,夫差被勾践打败,想想也不是他啊。

1.西前东后,周幽王,周平王,洛阳,青铜器、铁农具、钱币。
2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一百零八
3秦穆公,宋襄公或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四君子是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
养士指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
4口

西前东后,周幽王,周平王,洛阳,青铜器、铁农具、钱币。
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一百零八
秦穆公,宋襄公或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四君子是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
养士指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