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释迦摩尼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32:35
出游感苦
青年时期的悉达多王子,性喜清净。他对于宫庭中的声色喧嚣生活,甚感厌烦,常思出门游赏大自然景物。
一日,他乘坐七宝轮车,从东门出游,看见一老人,伛偻曲背,手扶竹杖,举步艰难,有如蚁行。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心生尤郁。
又一日,他从南门出游,见一病人,面色痿黄,形容枯槁,气喘呻吟,痛苦万状。悉达多王子怜悯病人,心自尤怖。
又一日从西门出游,见一死者,直挺僵卧,淤血流溢,臭积难闻,一家老小,号哭送之。悉达多王子又有感于心,惶恐苦闷。
又一日,悉达多王子出北门游玩,看见一出家之人,圆顶缁袍,相貌不俗,精神朗澈,威仪有度。那出家人告诉他修行解脱之道,王子听后,决计弃绝富贵享乐,刻意修行,以求解脱“老”、“病”、“死”苦。

我想问,在他最后一日见到的“出家人”出的是什么家。在他之前就有佛教么?
他说过人生七苦,生 老 病 死,怨憎会 爱别离 求不得。 那他以后创立佛教 弘扬佛法, 不也是为了能帮人们脱离这几苦,那么他不也是 “求不得”么?
我从没学过佛法。只是不懂,到底什么是佛?

印度当时就有很多修行者,统称:沙门。

人通常说的求,是设定自己没有,使令自己增加的这种情况,就是求。

佛教,是告诉我们真相,我们什么都有,只是被某些自己误会的东西,障碍住了,只要搞清楚,就可以找回来,一切都在我们手中,这是内求,算不算求呢?好像也算,但和一般的外求就不一样了。

给新进的同修-初学导引
http://www.amtb.tw/section2/qa.htm

视频版「认识佛教」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17&web_rel_index=207

在释尊之前就有很多的修行者,而且佛是觉的意思,佛的觉悟比以前的修行者究竟圆满。
妙智人生:http://www.foz.cn/fyjy/rumen/zhengxin/Index.html
伟大的佛陀的一生:
http://www.amtf.cn/other/shijiafo/
阿弥陀佛!

出家为长离家室,避居山林之总名。

婆罗门外道,当时多有出家实习者。其用功勤苦稍见神异者,世往往以仙人目之。

在他之前就有佛,在之后也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