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毛泽东几件小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2:55:44
要能反映其朴素但胸怀大志的特点。每个故事不少于50字。追分
要毛泽东儿时的

小故事(一):
  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和小伙伴们在山上放牛。小孩子们喜欢玩耍,但是贪玩就误了放牛,到了时间有时牛还没有吃饱,有时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因此经常受到大人的责罚。孩子们都想既放好牛,又想玩得痛快,可是,怎么办呢?所以,毛泽东帮大家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小伙伴们分三组:一组看牛,不让它们吃庄稼;一组割草;一组去采野果。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每天轮班。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分工,合理的分工,让三组小伙伴都取得了好的成绩。放牛的牛吃得肚子滚圆;割草的草装满了一大篓子;采野果子的从山里带回大堆美味的野果……。 到了晌午的时候,大家回原处集合,这时,毛泽东把草和果子拿来,平均分给每个人,有时不够分了,他就自己少分一点。和毛泽东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乐意同毛泽东在一起,并亲切的称他为“牛司令”。

  小故事(二):
  1941年6月的一天,天下大雨,雷电交加,延川县长李彩云不幸被雷电劈死。消息传出后,有个农妇就借题大骂:“为什么这雷不劈死毛泽东呢?”基层干部们得到情况后,抓了这妇女并称要枪毙她。消息传到毛主席耳朵之后,毛主席立即约见这位妇女,问明原因。该妇女流泪说了缘由:“边区政府下达的征粮任务重,3年旱灾,交完了公粮,就一粒粮食都没有了。”所以,百姓就借这件事情发泄不满。主席听完后,没有报复责怪她,把她放走了。并让通讯员把自己的口粮和自养的一头奶羊送给了她,以解燃眉之急。接着,党中央决定减征公粮,展开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通过这件事,使党和人民群众更加亲近,毛主席在群众中的威信更加提高了。

  小故事(三):
  1932年,红军打到漳州,毛主席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警卫员盯着他的袜子看,毛主席就把脚一伸,说:“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不过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毛主席生活的简朴让警卫员很感动。毛主席在行军中唯一一条御寒毯子,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就是一个麻袋片了。部队也有新毛毯,但是他坚持不换,他说:现在是艰苦时期,能省就省一些,我的东西还能用,不用换。
  毛主席虽然做为领导,但是毛主席在行军中,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