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叩问良知》为题写一篇关于评价杜甫的短文(200字左右)本人不胜感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7 14:43:50
以《叩问良知》为题写一篇关于评价杜甫的短文(200字左右)

我眼中的杜甫 韩启蒙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

杜甫悠久的官僚世家给予他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在他三十五岁时来到长安求职。那时的他满怀信心,比如,“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生动地表现出了此时胸怀大志的杜甫。在读到他“所向无空阔,万里可横行”,“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也让我的心中不仅感受到了作者的壮志凌云,也感到自己作为即将展翅飞翔的少年对美好前途的憧憬和对未来的向往与信念。这个时期的杜甫,在我眼中是最充满力量也是最能振奋我心的杜甫。

当然,人是一定会被他所生活的年代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影响并有所改变的。再仕途上多次受挫;父亲的去世,让杜甫身处困境。在一场大崩溃——安史之乱来临之前,他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国家的不幸。在《兵车行》和《丽人行》中,作者用严肃而具有批判意义的诗句真实的记录了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壮图景和玄宗宠杨贵妃及其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比如“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诗句真切地描绘出一幅幅让人战栗悲哀的历史图景。这不难看出诗人严肃的写实精神和批判精神。

同时,杜甫展现给我们的另外一面是他对苦难中的人们的深切的同情和怜悯之心。比如他劝告官吏不要在百姓身上横收暴敛“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还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既有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同时更衬托出了当时作者生活的惨状。能看出作者心系人民的广阔胸怀和一个心系社会,忧国忧民的杜甫。

杜甫和他的诗都因国家,社会而改变。虽然他一生不得志,但他留给后人的是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