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伪学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2:25:29
什么是邪教、伪科学,人们总结过一些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可以比较方便地加以甄别。
有些学术论文,里面每个观点、每句话都对,唯一缺点是读完毫无收获。我认为这是伪学术,有什么简便的鉴别方法吗?

补充一个小事例:
我一好友,受在党校学习的领导之托,代其写领导科学论文。该友从未学过领导科学,也未查阅任何资料,抱着应付心态臆造了一篇。因其深谙论文写作技巧,论文竟被党校评为优秀论文。好友直言,论文毫无价值,但他能让文章显得很专业、很有深度,唯手熟耳。

“有些学术论文,里面每个观点、每句话都对,唯一缺点是读完毫无收获。我认为这是伪学术,有什么简便的鉴别方法吗?”
  这句话说得好,反映出现今学术界的客观现象——以我国为甚。不过,本人愚见,虽“无收获”,但也难称“伪学术”吧,毕竟学术水准个有高低不同,比如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大多是一篇编辑作品,而难称创作作品——因为大多数学生的学识、研究深度、研究广度都有限,所以只能是在前人的成果之上进行认知、总结,“每个观点、每句话都对,唯一缺点是读完毫无收获”,而能有所创新和突破的,凤毛麟角。那么,我们能说这些绝大部分学生的论文就是伪学术吗?
  另外,以我愚见,“毫无收获”也是相对的,想必楼主出此言,定是经纶满腹之人,谙熟各科学问,但是若鄙人之辈,拜读很多学术作品后,还是收获良多,毕竟小辈学识尚浅。
  再者,初、中级的学术研究领域难免有重合,也许很多人在同一个领域做类似的研究,写出来的文字也有方向性的雷同,那么同领域的学术论文看多了是否也会产生“无收获”的想法呢?我们鼓励创新,但以创新为是否学术的判断标准,恐稍有偏颇。
  但是,如您所说的“小事例”,由他人代笔,自己只管大笔一挥,署上大名,那就不仅仅是伪学术了吧?或者文章纯属抄袭,那完全就是伪学术了,鉴别这一点,比较简单,现今网络发达,并且各个学术论文数据库都有类似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稿件往其网络软件中一放,黑猫白猫立马现出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