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格言》上的,拉宾的一篇演讲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4:46:00
其中有一句:我们的使命是保护人们的生命,而保护生命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和平

11月2日,数十万以色列人聚集在特拉维夫拉宾广场,追念前总理拉宾遇刺七周年。七年前,同样是在这里,三颗子弹射入了拉宾的胸膛,鲜血染红了他口袋里《和平终将实现》的演讲稿。在最后一次演讲中拉宾呼吁:“让我们的心为和平跳动,让我们的眼睛期待和平”。

今天,亲眼看到拉宾倒下的佩雷斯已经辞去了以色列外长职务,而与拉宾共同荣膺诺贝尔和平奖的阿拉法却“荣膺”了以色列的“敌人”的称号。在中东和平面临危局的时刻,拉宾更加让人怀念,是因为他所倡导与实践的奥斯陆精神应该仍然是打开中东心锁的唯一钥匙,也依然是爱好和平的中东人民的唯一心声。

拉宾与奥斯陆似乎特别有缘。1993年,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在这里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秘密谈判,最终原则达成了《奥斯陆协议》,实现了巴勒斯坦的临时自治,也实现了巴以之间短暂的和平;1994年,拉宾与阿拉法特、佩雷斯又在这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99年11月2日,奥斯陆又聚集了美国总统克林顿、以色列总理巴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国际要人,当然还有拉宾的老朋友阿拉法。

每天都在掩埋死者

我还记得,当时拉宾夫人平缓而深情的声音在流淌:“伊扎克,我们5年后又回到奥斯陆,而你却没能来……那个恐怖之夜已经过去四年了,但留给我们,他的家庭,他的朋友,还有许多信任他和爱护他的以色列人的只有泪水”。

我还记得当时13岁以色列少女为拉宾之死写下的感人诗篇,那也是以色列人的心曲:“三颗子弹让一个活生生的人成为逝者。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它是一场噩梦,我们无法估量这一损失,我不能理解这会发生在今天这样一个文明的社会,而不是在丛林。就好象他是头,而我们是身躯,头已经死去,身躯又如何能活……”。

多年前,我曾经读过龙应台《走过疲惫的巴勒斯坦》,颇受感慨与触动。诚如龙女士所言,拉宾是和平的英雄,但他也曾是战争的英雄。他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几次中东战争中,他曾是英勇的战士,也曾是激烈巷战的指挥官。经过残酷战火沐浴的人,没有人怀疑他的爱国情操,也没有人敢批评他不懂国防。经过九死一生而活过来的将军来谈和平,这应该是心底最深的渴望。

1993年9月13日,在全世界的注目下,阿拉法与拉宾的手握在了一起。一个星期以后,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