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的稻谷牙有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0:08:44

谷芽 (《纲目》)
  【异名】蘖米(《别录》),谷蘖(《澹寮方》),稻蘖(《纲目》),稻芽(《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加工而发芽者。
  植物形态详粳米条。

  【制法】取拣净的稻谷,用水浸泡1~2天,捞出置容器中,上盖潮湿蒲包,每日淋水,保持湿润,至初生根(俗称芽)长约3~6毫米时,取出晒干。

  【药材】干燥的谷芽,呈长椭圆形而扁,两端略尖,长7~9毫米,宽3~4毫米,外稃包围果实,表面黄色,坚硬,具短细毛,有脉5条。
  基部有白色线形的浆片2枚,长约2毫米,其中由一个浆片的内侧伸出1~3条淡黄色弯曲的须根(初生根)。
  剥去外稃,内含白米1粒,质坚,断面白色,有粉性。
  气无,味微甘。
  以粒饱满、均匀、色黄、无杂质者为佳。
  全国产稻区均有生产,而以南方早稻谷加工的谷芽为好。
  华北地区习惯以禾本科植物粟的颖果,发芽后作谷芽用。
  参见粟芽条。

  【化学成分】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淀粉酶及维生素等。

  【炮制】炒谷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并大部爆裂,取出放凉。
  焦谷芽:将谷芽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微喷清水,取出风干。

  【性味】甘,温。
  ①《纲目》:甘,温,无毒。
  ②《本草经疏》:味苦,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①《本草汇言》:通入脾、胃二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
  ③《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用主治-谷芽的功效】健脾开胃,和中消食。
  治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
  ①《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②《食物本草会纂》:除烦消食。
  ③《中药材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消瘦。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选方】①启脾进食:谷蘖四两,为末,入姜汁、盐少许,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