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刘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5:01:10
到底是朱元璋还是刘基提出的“先打陈友谅,后灭张士诚”的主张?
既然是刘基同学出的点子,《明朝那些事儿》一书怎么说是朱元璋同志的想法呢?

是刘伯温同学

"刘基的主张则相反,他认为张士诚生性怯弱,胸无大志,只求自保,这种人不足为虑。陈友谅野心勃勃,力量也强,又据长江上游,对我威胁最大。若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定会乘虚攻我;可是如果先讨伐陈友谅,张士诚则不一定敢轻举妄动。故当先除陈。陈氏一灭,张氏自孤,存亡便由我了。陈张既平,就可拥麾北上,席卷中原,大业便可告成了。刘基的分析高瞻远瞩,应该说是朱元璋扫平四海、建立大业的唯一正确战略方案。朱元璋采纳刘基之计,决定先征陈友谅,再攻张士诚,在全面胜利的道路上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

<明>我也看过,看了很久了,有些都不记得了.
书上有明确说是朱提出来的而"不是刘提出来的"么?关键就是有没有说不是刘提出来的.如果有,那这问题就是看法上的分歧了.就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性问题了.如果没有,估计只是作者忽略了朱采纳刘的这个过程.
刘对明初的功绩挺大,所以也不排除是民间野史中认为是刘提的.在下也没看过作为正版的<明史>,惭愧了.
历史这东西本来就不好说.其实谁提出来的不要紧,他们最后这么做了,说明朱和刘都是有大局观的人.

刘基提出来的~~~~~
但另一方面,陈友谅也同样认为朱元璋比张士诚对自己更具威胁,故而决定先解决掉朱元璋——所以两家就打到一块去啦~~~~~

是刘基,刘伯温提出来的。

首先毫无疑问,这一战略是无比正确的。
陈友谅志骄,张士诚器小,先打陈友谅,此举无比正确
况且,陈友谅率先进攻,两次进犯,空国而来,不打都不行
注意:以上为确凿事实,而主意是谁说的,不好确定,700年了,人心中的想法如何能得知。

刘基呀

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