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地方的中秋节是八月十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6:12:08

是的,在浙江的宁波、舟山、台州、温州一带很长时间以来是在阴历八月十六过中秋节的,据有关资料记载,典故有二:
  一是传说在南宋宁宗时候,有位宰相名叫史弥远,是明州(今宁波)人。他权势日盛,专权多年,是向金求和的主要人物。但他热爱故土。每年阴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总要从京城临安(今杭州)赶回宁波,与亲属团聚,与民同乐,一起赛龙舟,赏明月,吃月饼,共庆团圆。有一年的中秋节前夕,史弥远因处理朝廷公务迟了一天,骑马急急赶回明州,行至中途,因急于赶路,马又失蹄,坐骑受伤,只好回宿绍兴。等到第二天赶到明州,已是八月十六日了。史弥远心中非常苦恼。因为年年中秋,都如期赶到,今年中秋迟了一天,不能与民同乐了。谁知明州的百姓,在八月十五那天,从早思盼到夜晚,还不见史弥远回来,就一直未过中秋,等着他回来。直到八月十六日,史弥远赶到,才一起欢欢喜喜,共庆中秋佳节。从此以后,明州(当时舟山也属明州府)百姓就把每年阴历八月十五过中秋节的风俗,改为八月十六日。一直从南宋延续到现在。
  二是与元末明初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方国珍有关。方国珍是台州黄岩人,世以浮海贩盐为业。元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至正八年(1348年),方国珍在全国首举义旗起兵反元,与随后揭竿而起的各路义军一道,为推翻元朝的统治作出过重大贡献。方国珍起义后,曾长期割据温、台、甬三地,兴建浙东三府儒学,兴水利,严刑法,使人民安居乐业。史称其“保境安民”,百姓感其恩。方国珍还是个孝子,因其老母每逢初一、十五必吃素,他特地将正月十五元宵节提前一天,改为正月十四;将八月十五中秋节延后一天,改为八月十六。这样,老母就能同大家一起欢度节日,什么猪油汤团、火腿月饼统统可以照吃不误。于是,在他统治下的温、台、甬三地,人们就都在八月十六这一天赏月吃月饼过中秋节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