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金庸你首先想到什么?什么都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6:56:12

啥呀!
我第一眼看到金庸感觉名不副实,像个老太太,没有大侠气概,不酷!
不过后来才感觉知识渊博,幽默,有包容心有些大侠气概有些男子气概.
后来又发现他其实很爱名声面子,也有些虚荣;

在倪匡的《我看金庸小说》一书中,看到林燕妮(?)女仕对杨过作出如下的评论:一见杨过误终身!众所周知《神雕》中的杨过,令到多位少女终身不嫁。可见杨过不凡的魅力。林女仕是从一个女性对恋爱和婚姻的角度作出如此评论。我想凡是华人,没有不认识金庸的吧?百年一金庸,已是不争的事实。“一见金庸误终生”,是我从一个学生学业和前途的角度得出的感悟。
??
?? 本来金大侠有金大侠写他的小说,你有你读你的书,是风马牛不相及,你读书无成,就把账算在别人头上,好象说不过去,因为别人没有逼你看,是你自已追着看,所以自责自负,与人无尢。话虽如此,金庸的小说确实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最大的天敌,也确实是学生生涯上最大的陷井。我母亲就一直埋怨父亲在我读小学时帮我买《武林》杂志,在她眼里那是我误入歧途的导火线。虽然那是国内第一次出现金庸的小说,连载的是《射雕》,不过我母亲弄错了,我那时根本对武侠小说没兴趣,也不知金庸是何许人也。看《武林》,不过是爱武术,迷上金庸,还是后来的事。
??
?? 初识金庸,在初一,看的是《天龙八部》,惊为天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相信许多人也有打手电在被子里看武侠的经历。我当然也有,后来母亲将手电藏了起来,我就偷来几支蜡烛,昔时关帝是烛下夜读春秋,今我是烛下忙看金庸,情景相仿,但意义却是相去十万八千里。又怕烛光泄密,逃不过母亲的金睛火眼,于是千方百计找来被单衣服什么的将窗户密密遮住,不容有星点光漏出。唉,时移势易,今非昔比,想古人为了读圣贤书是费煞苦心凿墙偷光,我现在为读武侠竟要想方设法塞窗防光。如果天佑善人,也应襄助我暗渡陈仓之举,可惜天下无不透风的墙,大概也没有不透光的窗。有一次看着看着,怕是到祖逖闻鸡起舞的时刻,竟不知不觉睡着,醒来一看,枕边倒下半截残烛。不好!徨然四顾,还好,没有发生火灾,我没有被烧死(真是万幸,没出意处)。但洗面时发现,一头乱发赫然在左边烧去半个巴掌大的一块,快看见头皮了。。。。于是乎东窗事发,于是乎母亲每晚来巡视过,还时不时搞突袭,地下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